十二生肖的地肖是哪些?
子鼠,其地相为十干之首“癸”,对应地支子水; 丑牛,其地相为土中的坤卦,对应地支丑土、 寅虎,其地相为艮卦,对应地支寅木; 卯兔,其地相为震卦,对应地支卯木; 辰龙,其地相为乾卦,对应地支辰土;
巳蛇,其地相为巽卦,对应地支己土; 午马,其地相为离卦,对应地支午火; 未羊,其地相为坤卦,对应地支未土; 申猴,其地相为兑卦,对应地支申金; 酉鸡,其地相为乾卦,对应酉金; 戌狗,其地相为坎卦,对应地支戍土; 亥猪,其地象为坤卦,对应地支亥水。 上边提到的“相”不是“像”的意思,而是在五行之中土的形状就像八卦一样(因为八卦有八个卦相,且每个卦有三爻)所以人们就用八卦的形象表示土地的存在。
比如: 壬寅,就是大石头+森林的样子 丙辰,就是小石头+大海的模样 丁亥,就是平原+屋宇的模样 甲午,就是沙丘+太阳的模样……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用八卦形象来表示土的状态,实际还要复杂很多,不过这个简单的模型已经可以找到对应的动物了——蛇和老鼠。 因为蛇是在地下爬行的,它们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两个并列的脚印,而刚刚出生的蛇是会沿着自己的尾巴爬行的,这就留下了前后相接的两个三角形,正像一个正方形中被切割出来的小块,这和上面那些图像中的“土”非常相近。
而老鼠是喜欢打洞的动物,它们打的洞一般是由一个方向延伸出去的,打洞时留下的泥土痕迹也是前后相连的正方形块,也和上面的图象近似。 所以子动物和丑动物就分别属于这两个类别——“地肖”。
生肖,按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而得名。也称十二生肖,用十二种动物纪年同我国农历相结合,如今年农历属兔年,则明年为马年,后年是羊年,如此顺连十二年一周。
生肖传说是这样演变来的。古时候,人们发现,不少动物的生活习惯很有规律。如马吃谷子易肥,鸡看场护院,狗能狩猎等。人们驯养了这些动物,成为人类的朋友,用于生产和生活。又如兔在丑时活动最频,虎在寅时出山捕猎等。人们根据动物在特定时间活动的生物钟现象,归纳总结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十二生肖的产生也有一个较长过程,并非周而复始的十二个时辰排列而成。如龙的产生就比较复杂。远古时代,我国幅员辽阔,支派林立,许多部族以本地常见、习以为常且很熟悉的动物为图腾,如猪、熊、蛇、马、鹰、兔等。各部落之间发生争斗时,常发生吞并现象。在斗争中,吞并部落的图腾往往被战败部落接受,作为从属的图腾,如猪、马、鹰、蛇等图腾合并而成为龙,是一种多功能的超级动物。又如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太阳落山时为戌时,是狗打猎归来的时间,狩猎关系人类生存,是此期间狗的活动最突出,于将戌时与狗联系起来,并逐渐把以上十二种动物与十二个时辰相联,成为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句。《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除夕夜漫漫,守岁的人却几乎彻夜不眠,困了累了,厌倦怠慢极了,都在等待新年匆匆降临;小孩子们呼叫着奔走于长街,欢呼雀跃,相互追逐着,天真地喊叫着“在卖痴呆呢!”全诗一反常态,打破往日沉闷古板的套路,带着一种世俗的亲民的幽默情趣,把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把人们心中一种新年来临了旧事就远远地逝去了的欣喜快慰之情,描画得细腻感人,真挚真切的情怀跃然纸上。这种幽默的诗语词风,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拍案称绝,堪称一诗双绝,千古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