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是什么数字?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以十二个地支纪年、计日,用十四个节气推算农时,用十二生肖记岁、占卜、算卦…… 那么,为什么是十二不是十三或是十四呢? “子丑寅卯”,古人用这五个字表示一天中五更的时间,一个更点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辰巳午未”表示三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半小时;“申酉戌亥”也表示四个时辰,每个时辰一个小时;最后“子丑寅卯”循环记录。
如此反复,正对应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个节气和七个节气。用七除却每一个循环的六个时间段(六十个“更点”)正好得出七,这是大自然运动的周期数。而用十二除却每一循环的八个时间段(九十六个“更点”)恰恰得到的是十二,这一数字正是子鼠、丑牛等十二生肖的总数! 如果再深入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月的上旬月相变化都是按照“上弦-满盈-下弦”的过程变化的,恰好也是一个月周期数的十二分之一;每年腊月满月一次,初一新月又出现,这也正是每周期数的十二倍。
至于为什么是十二而不是七或八?这恐怕就要归结于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了。 古人发现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每月有阴晴圆缺,每日有成住坏灭…而每一种变化都有固定的周期。于是他们把一年分为十二月,每月十二辰。用十二这个既简单而又确定的数字去概括无穷无尽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