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蠡测海是什么生肖?
“以蠡测海”指的是子鼠,原因如下: 1、古人用以蠡测海中的“蠡”字,本意就是指一种用来测量水深和海洋地貌的器具——蠡船。这种器皿的形状像葫芦,因此也可以称为“葫芦器”“瓢器”等;
2、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写到“以蠡测海”时,特意解释了此处的“蠡”字用法。李汝珍说“古人用以蠡测海,即今之量海器也……按其制,中间一筒,两端各有横木压住,使其不能倾斜……”这说的就是现代的量具——量尺(也叫“皮尺”)。而量尺的发明和应用与我们的主人公生肖鼠密切相关。 古代没有量尺,人们如何知道物体的长度呢?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借助人体的测量——比如伸出手掌,让两指并拢,中指向下弯曲,然后测量手指间距,这个距离正是一市尺的长度。如果物体比人体要长很多,那就可以数出多少个这样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了。不过这种方法有误差并且很麻烦。
大约在春秋时期,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更加简洁且精确的测距方法——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的沟,每条边长30步(一步大约是50厘米),然后在四角立起标杆(类似现代的建筑施工放线),这样即可得出一方一丈(9尺,合3650厘米)见方的面积。再用圆规做圆,以中间为起点,每个圆周上分别标上10等分,这样每个圆周上有4个点,4个点之间的连线正好把方形的边长分为10等分。最后找一根绳子,从中间圆心处穿过,拉直后测量每一点离圆心的距离,这些距离相加的总和正好是10丈。然后再把10丈除以10,就可以得到这条边的长度——也就是1丈=10尺=100寸等于3.3米。这种方法被载入唐朝宰相贾耽所著的《古今地理书》之中,被称为“贾公测影法”。
那么,这种新出现的“标准尺度”是怎么传播开来的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商鞅变法的需要。秦孝公委托商鞅建造一座城池,商鞅发现“匠人拙于技而虑于势”,意思是工匠们虽然技术高超,但并不懂得利用工艺来降低成本。于是在商鞅的主持下,建成了一座“广漠严整,周遍圆满”的都市,并且还统一了度量衡的制度。从此之后,“贾公测影法”在全国推行开来。而负责制造量器的部门也被单独提出来,专职负责计量工作——“司度”由此而来,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