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都有什么时候?

符晋煊符晋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12地支对应的动物,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十二属相。 那么什么是地支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在推测节气时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每个节气之间相隔时间平均为15.2092日(即公历中一个星期)。这种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的方法叫“置闰法”,每个节气内包含两个时间段,时间相等,每个时间段都代表一种节气变化,分别称为“月初”和“月末”。

以子鼠为例,“子月”对应冬至到小寒这一个月时间,其中“子初”就是冬至开始第一个小时,“子末”就是小寒开始第一个小时,整个“子月”共2个小时;而在农历中一年有13个“子月”,每半个月有一个“子初”和一个“子末”,这样每个月就含有2个“子初”、2个“子末”,每年的第一个月和十二月各增加一个“子初”,最后一个月增加一个“子末”,由此构成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由于古代人们观测天文的主要参照点是北极星,而现代科学家们则普遍采用赤道作为参考系。所以,随着地球公转,北极星相对地平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而赤道则始终在原地,这样在农历中的“子月”与“丑月”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在前一个“子月”结束后,紧跟着的是后一个“丑月”的开始,其间并没有“一月”的时间间隔。

玉欣诺玉欣诺优质答主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据史学家推测,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就已有了十二生肖,这与中国十二干支纪年的法有密切关系。但具体的十二肖兽的选定原因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十二种动物是人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有其他说法。

十二生肖的传承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很多与中华文化交流密切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他们也使用十二生肖来纪年。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中国十二生肖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尤其以雕刻艺术成就最高,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趣的体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