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生肖是什么生肖?
“流血”一词在《周易》中意为红艳,即喜色;而《礼记·曲礼上》曰:“羽葆谓之‘华’。”孔颖达疏云:“以羽毛装饰车盖曰‘华’。”可见“花”和“红”都暗示了“血”的意思。在原始信仰中,红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太阳的颜色,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周易》中用“赤”字表示阳性的卦象有乾、离等八个;用“硃”字表示阳气的卦象则有坤、艮等六个。可见红色的阳性色彩是很强烈的。 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概念:凡带有显著阳性特征的动物或者植物都属于出血的范畴。在十二生肖中,子鼠、寅虎、辰龙、午马、酉鸡都有明显的阳性特征,因此属于出血之列。而丑牛、卯兔、巳蛇、未羊、申猴、戌狗以及亥猪则属阴,因此不会“流血”。
当然,对于人类而言“流血”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流血牺牲”(《战国策·燕策二》)或“流血漂杵”(《史记·项羽本纪》)。这似乎把“流血”与战争联系在了一起,但仔细观察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境可以发现,“流血牺牲”是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生命,“流血漂杵”也是指战场上的流矢纷飞,两者均含有褒扬的意味,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使用这两个词时很难感受到痛苦。
那么,为什么我们把那些充满阳刚之气的动物称为“凶兽”呢?这是因为,对于古人所说的凶,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危险”,它是一个中性词。所以,凶兽就是指那些不祥之兽或者会给人带来危险之兽。因为人是有理智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懂得趋吉避凶,所以凶兽对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伤害;相反,人们之所以厌恶它们,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人类的预期,让人感受到了威胁。不过,如果某些动物本来很吉祥,但因为人们的迷信心理,也同样会变成凶兽。例如,鱼和鳖在人们心目中本来是非常吉祥的动物,但因为有“鱼骨刺喉”之说,人们害怕吃鱼和鳖会导致死亡,于是这两样原本可爱的食物就变成了凶兽。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马身上,马在古代是劳碌命的代表,也是“吉祥”的象征,但由于古罗马帝国盛行的斗兽之风将马带上了“血腥”之恶名,于是马便成了凶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