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十二生肖是什么生肖?
子鼠 十二地支中,子鼠居首。在动物世界中,老鼠也是啮齿类动物之首。子鼠的首位当之无愧。 丑牛 丑牛之后是寅虎。有“寅吃卯粮”一说,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古时候没有货币(真·穷),以物易物(我有一头牛,换你的米和盐),而牛作为家畜中的大户,充当了钱的作用。所以“寅丑”对应“金银”。 卯兔 卯位在十二地支中与辰相邻,在古代传说中,卯是日月结合的地方,阴阳相交,万物孳生。而兔子又是哺乳类动物中唯一夜行的,具有阴属性的特征。卯位在五行中属木,且为阳木。 辰龙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龙是一种象征祥瑞的神异动物。《本草纲目》中载:“龙者鳞虫之长也。……”也就是说,龙是鳞兽类中地位最高的。而在天干地支中,辰位的五行属性为土,且属阳土。
巳蛇 在神话传说里,蛇乃是月里嫦娥身边的玉兔变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兔和蛇就是同宗同类。而民间也多认为蛇就是由玉兔变化的。这样一来,卯木生巳火,就像是月亮照耀着玉兔一样。 午马 马在天干中对应壬水,而地支中属午火最旺。因此有“马不吃夜草不肥”的说法。这正和“寅吃卯粮”的意思差不多。不过这里说的“夜草”不是指晚上的草料。而是指夜间生产的粮食。 未羊 “未”字在上面那个问题里面已经解析过了。就不多说了。
申猴 十二地支中与未相邻的是申。在人们的心目中,猴子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而申猴的性格也和猴子一样的机灵巧慧。另外,申在数术中属金,而金又代表聪明睿智,因此申猴也被称为“智能星”。
酉鸡 金鸡报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而且鸡和太阳也有关系——据说日升起落,鸡就鸣叫一次。所以在数术中,鸡属阳金,代表了光明。同时,鸡还是家禽中的大户,和牛一样,是古代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戌狗 狗与“够”谐音,古人用狗来表示“不够”的概念。如“投鼠忌器”,其中的“鼠”就非狗莫属了。戌狗与卯兔相配,因为卯兔喜欢吃草,而狗可以保护庄稼,看门护院。 亥猪 子猪、亥猪,这是人们口中最亲切的称呼了。在数术中,猪属水,且是阴水。
在十二生肖当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动物之外,其余的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虽然其中很多都已经不再是人们目前常见的物种了,但是他们的确是存在的,也的确曾经在历史长河当中陪伴过我们的祖先。然而,有一只“非龙非马”的“神兽”,却被成为是“白十二生肖”,被人们认为是“幽冥世界”的十二生肖,而它就是“狴犴”。
狴犴是一种长得像龙又像虎的猛兽,头上长有一角,它不但是“幽冥世界”的生肖属相,还被人们认为是能够明辨是非的法兽,也能够镇邪去煞,因此,它常常被装饰在官衙的大堂上面,或者是公堂的栏杆,甚至是衙门的坐榻上面都可以看到狴犴的身影,而这些“狴犴”也因为装饰的位置,还获得了“狱犴”、“平曲犴”、“油搭配犴”、“塌犴”等称呼。
关于狴犴的最早记载出自《尔雅•翼•释虫》:“能食人,一名宪章。宪章,狱犴也。形似虎,有龙首。监狱多置其形,主惩罚。”在《三教搜神大全》中则说 :“狴犴,龙首、虎身、鳞甲光亮、圜眼凸目者。谓之平曲犴。生性威武、仗义,喜好辨明是非曲直、惩恶扬善,有威力而无所惧,专司狱之不公以纠察之,故古时狱门、公堂、刀柄多刻有其貌以镇邪。”由此可见,狴犴在古人的认知里面,就是一种专门负责辨别犯人是否有罪的法兽。
在民间,狴犴还有以下的传说。相传,狴犴原是龙王第八子,因私自杀人被囚,因此深恶痛绝狱讼,但它天性正直,不畏权贵,因此有辨明是非曲直、惩恶扬善的职能,又被认为是能镇邪的神兽。它也是主管狱囚的神判,专司狱讼之事,辨别是非曲直,惩罚奸邪,它只食有罪者,常人近之不害,犯有冤情者也触之无妨,若是无理狡辩者,触之则五脏俱焚、周身寸裂,其法威无比。
而关于狴犴的造形,则根据不同的书籍和传说当中有着不同的记载。在明清时期,一般作为镇邪的法像,狴犴多被作为铜制塑像使用,而在清代,狴犴的造型通常呈半浮雕状,身体略呈蛇形,头似龙而无角,嘴大如瓢,双眼暴凸,张口露舌,头上有双股鬣耸立。在清代,也有一种狴犴的塑像,造型为龙首、虎身,背有鳍、尾为蛇尾,身上还有麟片,双眼圆鼓、阔口大嘴、口舌外翻。而目前在北京故宫还残留有这样的狴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