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都有哪十二生肖?

仰凯林仰凯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用动物来记时间,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色。古人很早就发现,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的节气、气候和物候,而不同的节气、气候和物候,又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时间,以及时间对人的影响,人们用十二种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一个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公历年度”,平均每年12月31日左右,进入下一个年份。 “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确定“二十四节气”。当斗柄指向正东时,春季开始。 现代科学证明,一年中地球公转轨道距离太阳最近的是1月初,最远时是7月初,因此出现“小寒”“大寒”“立春”“雨水”等节气。 随着公转的进行,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夏至日前后达到最大值),地面获得的太阳能达到全年峰值,气温回升,“芒种”“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等节气相继出现。

10月初至12月底,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所得的太阳能逐步减少。冬至前后达到能量最低值,“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先后登场。 这十二个节气形象地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轨迹。

古人依据天文地理的特点,将“子午流注”与现代天干地支相配合,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时间体系,并以此作为记录时间的载体。每个时间点都用特定的时间单位进行标记—— 子时:23时至次日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现在,我们每天都看着手机或电脑上的日期和时间,但你知道这些数字和符号背后的文化密码吗?

来冰倩来冰倩优质答主

十二兽,在我国是众所周知的。也称十二属相。按传统说法,每人出生的那一年,便在十二兽中属上一个,作为自己的生肖。十二兽除猫没有被包括在内有些奇怪之外,还是大致涵盖了我国常见的家畜、家禽和走兽。十二兽与十二地支是一一对应的。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是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将十二种动物用来记人出生的年份。由于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的子、丑等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又称“十二地支”。在东亚一些国家,十二生肖被融入到宗教、占卜中,用各种奇特的方式推演人的命运,例如用十二地支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占卜男女之间的相配与否。在中国,十二生肖常被以此比喻人品、习性和性格。例如中国人常把人比喻成马、驴、猫、狼、蛇、狐狸等等,由此形成各种各样的生肖文化。十二生肖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在原始农耕社会,人们生活取决于农作物与畜牧集产量。人们从实际生活便自然地把动物的某些习性和特点抽象出来,逐渐成为一类人或一群人的图腾象征。到了二十一世纪,十二生肖还普遍地被华人用作描述一个人的出生年份,亦用于计算一般的年份。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十二生肖亦用来记时。子鼠夜间活动——丑牛农忙耕种——寅虎威猛如神——卯兔机灵敏捷——辰龙行云布雨—巳蛇灵巧机警——午马不知疲倦——未羊和顺好性——申猴活跃机警——酉鸡报晓司晨——戌狗守夜护院——亥猪吃苦耐劳这十二种动物的性格和习性,实际上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思维特征、生活习俗、伦理观念的象征。

人们在利用十二生肖比拟人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对人的社会美和社会价值的判定意识,对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认定意识。从这些判定意识和认定意识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领略到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境界的人文思索,并且可清晰地触摸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和心理节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