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早就有了节日。而节日的形成,往往和宗教信仰、天文历法、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其中有些节日还带有明显的种族印记——在西方,圣诞(12月25日)、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等等是基督教的节日;而在亚洲,元旦(公历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则属于东方传统节日。 这些不同的节日,其实反映了我们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文化和精神内核。今天来说说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来由。
先说说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者灯节,是新年第一个满月,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日子。根据记载,元宵节已经出现了两千多年。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就被视为重大节日,到了唐代,元宵节成为了全民狂欢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而元宵节之所以被赋予如此多的内涵,和其特有的元素密不可分。
第一是火把。元宵节时,正是正月中间,正值北方大雪纷飞、地冻天寒之时,人们需要用火来取暖。但古人可不会随意用火,因为古代燃料有限,而且有祭祀的成分在里面。而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燃灯供佛”,所以这天的灯火堪称“神昭鬼暗”。当然,这种特殊的灯光,也照亮了夜空中的其他星辰。
第二是大规模的灯会。汉代就有元宵张灯的习惯,唐朝时更是达到了顶峰,据《大唐开元礼》记载,当时的长安城“每夜移灯,光采照耀如昼”。宋朝时,上元节时宫内还要设“灯楼”,据说高达五六丈,上面还制作着仙童彩女,嬉笑游乐,仿佛真的置身于仙境一般。这样的场面,自然是盛况空前。
第三是猜灯谜。这恐怕是最具文人气息的一个活动,据说这个习俗源自于南宋时期的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每逢元宵节,当地就会制作大量的灯烛,并悬于高竿之上,而且画上谜语,让人去猜。而这个活动的传承者,则是明清两朝的文人墨客。他们不仅自己出谜题,还要写出谜底,颇有点知识竞答的意思。而谜底往往与文学或者生活相关,既有趣味又长知识。
最后一个重要元素是放烟火。这个似乎没有太多学问,无非是图个热闹。不过,在古代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在元宵节放烟火,寻常百姓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二个要说的节日是清明节。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春意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中,这一节气与春耕有关,因此清明也被称为“踏青节”。
关于清明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将军伍子胥领兵攻打越国,不料中计,全军覆没,自己还被剜眼致死。伍子胥死后,魂魄四处游荡,最终来到一座孤坟前,发现墓碑上写着“春秋鲁仲尼夫子的墓”,于是对着坟墓大哭起来。这时,突然从远处跑出一个人,对伍子胥说道:“别哭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说完,就不见了。当伍子胥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置身在一片花海之中,身边还有一个人,手拿一根竹杆,正在给自己赶苍蝇…… 这个人就是孔子。原来,孔子看到伍子胥哭得悲怆,担心他触景生情,于是就使用法术,将伍子胥带到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