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属什么生肖猴?
“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了,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第二年正月十九结束,共计40天的时间。而每年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会传来卖年货的叫卖声,家家户户也会准备各种过年的习俗,迎接这个重要节日的到来。 那么,为什么农历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开始过年了呢?这背后的起源又是什么?要了解其中的原委,还得从“过年”这个词说起……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新年的概念,当时是将春节置于十二月末,正如《周礼》记载“以日朔望,考时节序,敬授民时”,说的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要对一个月的状况进行总结,年末也就是一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之为“岁终”;而在新月初始,一般都要庆祝一下,谓之“新月”或“元春”。
秦汉之时,新年已经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太初历》,将公历1月21日至2月19日期间的一整套祭祀流程定为“元旦”,并一直延续至今。 至于腊月二十三,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小年”。因为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所以也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等。
关于小年的来源,民间流传着一个典故——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刘娘后生活安逸富足但怠慢了妻子,于是刘娘将张生赶到了厨房过起了食不果腹的日子,最终张生无处可去只好向灶王爷汇报,请求降罪。玉帝得知此事后决定杖责张生,并将其发配至人间。临行前,玉帝嘱咐灶王爷“此后每月朔望、三元五腊、甲子干支诸辰,切勿懈怠。”。
张生在灶下受罚之日恰逢腊月二十三,因此这一天也被视作灶王的诞节日。由于“灶”字含有屋下养“灶”之意,非常不雅,于是就衍生出“灶王“这一称呼,而这一天也就成了他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