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属什么生肖好?

山瑜然山瑜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闰月”是指农历年中,出现一个或数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种现象在农历的年份里时有发生,也是正常现象。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朔望月长度不是恒定值)而引起的。当月球运行到某黄道经度时,月亮与太阳同时合、分,产生“朔”“望”,此时地球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产生“辰卯午时”;接着月球继续公转,当运行至另一条黄道经度时,又发生“朔”“望”,继而引起“辰午未申时”,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时差”现象导致农历的月份有长有短。

农历一年按“冬至”—“立春”“立夏”“夏至”“立秋”“立冬”“小寒”的大圆周期划分,每年包含13个或14个月,平均每月天数大致相等。其中,公历1月2日至1月30日之间的农历十二月因包含一个“大寒”节气,故为农历一年之始,称为“腊月”;而公历7月21日至8月9日的农历六月则含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温度最高,天气最热,被称为“伏月”;公历8月10日至8月21日的农历七月又称“秋月”;公历10月1日至10月20日的农历九月有“寒露”和“霜降”两节,气温下降明显,被称为“白露秋分”;公历11月8日至11月22日的农历十月又叫“小阳春”;最后,公历12月7日至12月21日的农历十一月又称“腊月”。每个月的名称都反映了当时节气的特征。 而“闰月”的出现则是由于“中气”被“截去”的结果。所谓“中气”,就是出现在农历月中,处于“上弦”“下弦”和“满月”之间的那几天(通常为农历初二和十五前后)。

因为月亮围绕地球运转轨迹总是存在一定偏差,所以每次“朔望月”周期并非都是29天半,可能多出一个“中气”,也可能缺少一个“中气”。若某农历年年尾有一个或数个“无中气”的月份,第二年就必须增加一个月的闰月,使总天数能和公历的一年相当。凡“无中气”的月份都被视为闰月。 按照农历历法规定,每个节气间隔约15.2天,每个中气间隔约为20.2天,因此每一个“朔望月”大约为29.5天。

如果“朔望月”的时间超过29.5天,那么这个月剩下的日期就要移到下一个“朔望月”里去填补,多余出来的时间就被称为“闰日”。而如果“朔望月”的时间少于29.5天,那么这个月的初期就得把之前“朔望月”的时间补回来,使得月末的“中气”能出现在这个月在的期间,这些被“补回”的日子就被称作“闰天”。 有闰月必有闰日,有闰日必有余电。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可能很难感受到“闰日”带来的实际影响,那是因为现代文明早已用科学的方法将“余电”弥补了过来。而在古代社会,“闰日”带来的天文现象却是显而易见且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古人要用“加冕”的方式让“闰日”变得有意义。 “加冕”就是在“闰日”来临的那一天,把旗帜顶端升得更高一些,让所有人都看见——“我”是“闰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