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是代表什么生肖?
“牧”字有放牧、牧童、牧场等义项,表示职业或身份时,一般理解为“牧民”“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人”“统治者”等等;但在古代汉族政权中,“牧”还指称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国君(即方伯),以及少数民族的首领。 《礼记·曲礼》中有言:“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工……五宫之人,各以其职入谏。”五宫中的“司牧”,孙希旦集解引朱熹语释为“管军事之臣”。又按《周礼》“夏官”所属之职官分列,于“牧正”以下一一详注出处,末注曰“此数官皆掌牧养六畜之事”可证。 在封建社会,作为“牧养六畜之事”的专业技术人员,“牧”有着固定的岗位和等级,由贵族子弟担任,并拥有固定的薪俸。西周时期,天子所统辖的牧地分为牧正、牧内、牧尉三个部分。其中,牧正隶司牧,秩四百石;牧内隶大宰,牧尉隶司马。
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宰相,下设九卿,其中主爵中尉掌郡国上计,与廷尉同署;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给皇室之用。至于太仆、博士、太学等人属朝廷命官,更不在话下。 东汉以后,三公不复为宰相,变为最高行政长官,而此前负责监察的尚书令地位飙升,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但“牧”的职能并没有消失,东汉时,皇帝为了显示对边境重镇的重视,往往委派重臣出任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样,州牧就成了实际上的地方封疆大臣。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门阀政治的影响,州牧的出身多为世家大族,如吴国的顾雍,魏国的司马炎,晋代的王戎,南朝宋的何迈,都是世居当地或有当地籍贯的大族。到了隋唐,实行府兵制,州牧的职责大多由州刺史来承担,但州牧的身份依然为世族大家所垄断。 及至宋朝,文盛武弱,为了抑制武人出身的藩镇节度使,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收兵权”和“削节度使”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了安抚地方势力,将州守改为知州,而用通判来分驻州城,彼此互相牵制。明、清两代,虽然设州府,但知州一职多有庸碌之辈充任,如明代有名的清官海瑞只做过应天巡抚、右副都御史这样的职务,直到后来做了直隶总督才官至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