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桂是什么生肖?
“三军过后尽开颜,龙虎风云今何在?”“天将雄师一世人,金貂换酒忆桃园。” 这“二首绝句”是当年李贺在《送王将军》诗中写的,这“王将军”便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王忠嗣。王忠嗣出身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元盛世”缔造者唐玄宗的亲哥哥宁王宪。因为父亲早亡,王忠嗣是由母亲裴氏亲自教育长大的。王忠嗣天资聪颖,15岁就被任命为右武卫兵曹参军,20岁因父荫被进封为代国公。
王忠嗣的志向不仅在这区区一个公爵,他最大的理想便是像汉之李陵、唐之苏定方那样率领大唐朝的“虎狼之师”驰骋于万里江山!为此,他不断地四处结交边地将领,积累军中人脉。而他的努力最终没有付之一炬,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王忠嗣果然被任命朔方节度使,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生涯。
王忠嗣率部北征突厥,南讨南诏,立下赫赫战功;而安史之乱时又率先率军勤王,受唐肃宗赏识,被任为御史大夫兼范阳节度使,后又被加授左仆射,一时权倾朝野。
作为唐王朝的功臣元勋,王忠嗣虽屡立战功却从不骄傲自满。相反,正是因为他出身名门、功勋卓越,才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越重。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便是:“吾家世代受国厚恩,常思报效,何患不荣!”
《史记》云:“将相不和故也。”实际上,王忠嗣的显赫地位反而成了他身后隐忧——因为他位高权重,又素来与太子李璬关系很好,因此遭到太子少保杨钊的嫉恨。后来更是有宦官向李璬打小报告,说王忠嗣有意谋反。李璬虽然明白这是小人的诬陷,但迫于祖制不能袒护,只好对王忠嗣渐生疏远。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初,已任陇右节度使的王忠嗣闻知朝廷将对朱泚用兵,遂率大军前往援应。孰料这却是他人生最后的高潮。当王忠嗣率部赶到长安附近的时候,朝廷却传来一纸旨令,说他违抗诏命、逗留不进,将其贬为汉阳太守。
接到诏书的王忠嗣如同五雷轰顶,一时老泪纵横。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一生辛苦创业,到头来竟会落得个如此可悲的下场!不过,更让王忠嗣痛苦万分的是,他刚刚得到自己被贬的消息,家中又传来了妻子卢氏病故的噩耗……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也许王忠嗣到死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他的后人会走出一位著名诗人——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小李杜”之一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