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大象代表什么生肖?
首先明确一点,大象并非十二生肖之一!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象”为什么不是十二生肖呢?这就要从十二生肖的源头说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午”(“午”字的古文字形如上图)这个字,而“午”就是“象”的字形。可见在古代“象”就是“午”。
我国古代的历法有个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13个月,每过168个月(4年),农历的时间就增加一天,这样经过若干年之后,农历的时间和公历的时间就可以对齐了。这种对时间的记录方式叫“置闰法”。然而“置闰法”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如果四年的冬至落在下午,那么这一年就只会有354天,比三年的冬至落后两天。为了补齐这两个节气,每年会多设置一个“闰月”。
据记载,春秋战国时就有“闰月”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统一历法中有闰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中也有闰月。不过当时把闰月安放在年底,称为“闰冬”(指农历十二月)或者“闰下”(指农历十一月)。东汉后期又把闰月放置在中旬,南北朝时又移到了月末。最后固定在月末是明代的事情(《明史·历志》载:“凡大寒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春分……均以月中气序数起例,顺行。其闰月皆置末。")。
由于“闰月”的存在,古代农历月份的范围实际上要比现在宽泛得多。以一月为例,现在的农历一月通常是公历1月21日至2月19日之间。而在“闰月”存在的时候,一月的范围却是公历1月21日至3月3日。也就是说正月到腊月各个有月的年份都有可能出现。“像”为“午”的时代就必然要晚于汉代。 而“午”也就是“章鱼”的意思。先秦的“书”写作“筮”,“筮”字上面的部分就是表示“章鱼”的“午”。
既然“午”就是“章鱼”,那么“象”当然就是“鲸鱼”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象”就是“午”,而不是如今人们所认为的“辰”。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十二地支,也是十二生肖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