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是什么生肖曰?
“癸丑”是干支之一,天干地支简称“干”,源于远古对中国文字的分解,将“干”“支”分别表示为天和地的古代象形文字简化而成;现代汉语中“杆”字就是由“干”字演变而来。
《史记·历书》中记载了汉初历谱的文字形式和顺序排列: “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商得水德,周得金德,秦得火德,汉得土德。土德之世,律吕调阳 ,管候弹星 [1]. ”其中“管候弹星”的“管”指的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子”,而“侯”指的就是“午”,“弹”指的就是“卯”,这是古人通过观察发现的规律——“寅卯辰三月,太阳从东方升起,昼夜时刻都是“子午卯酉”;四月立夏开始,太阳由南向北移动,昼长夜短,每日的“子午卯酉”都在前一日暮色的基础上提前一小时;五月芒种以后,白天越来越长,“子午卯酉”几乎天天都出现在正午时分的天空中部,而到了六月小暑前后,则又开始偏西;七月立秋之后,“子午卯酉”又一次次移到正东方。这就是所谓的“律吕调阳”。
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记载有类似的内容,说明这种纪日法已经相当普及。 而到了晋代,著名的学者王肃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三命通会》[2],详细记录了六十甲子与日时的搭配以及对应的五行关系(详见附表)。这样,以甲戊庚辛为代表的金命人,就以“甲戊辛加卯酉”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从而成为后世算命理论中最核心的基础。
当然,在这部书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那就是每十二年天干都会轮回一次,也就是常说的“十年一大运,一年一小运”,而这与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是有密切关系的——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人们感受到的气温、降雨等情况都会有不同。于是,人们根据不同的天干配合不同的大运,再结合个人的出生时间与地点,最终判断出一生运势的起伏走向。这实际上与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是一种计量方法,只不过没有采用公元纪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