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什么年落款?
干支纪年的起点是甲子,即公元前780年。这一年,周王姬桓公四年正月甲子朔,发生日食。按《汉书·律历志》记载推算出来的结果,这应该是中国采用干支计时制度开始的时间。从这一年开始,人们使用“甲子”记录每年的开始。如周王姬桓公五年正月甲子朔,二月乙未晦;四月丁丑晦……这样延续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40)。 这一年,汉武帝改元、易月正,施行以正月为岁首的岁首制,用“寅正”取代了“子午流注”之法,并用“太初历”把中原地区的节气与西域地区统一起来了。
太初历以寅月(现行公历一月)为岁首,立春作为一年之始来安排农事。而之前,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在农历十二月末尾,当寅月出现时,已经是早春时节。这样一来,全年就有三十天被“放走”了。 为了补齐这一个月,必须将某些月份增加一天,同时减少某些月份的天数。汉武帝采纳了司马迁的建议,在原“十月朔旦冬至”的基础上,每年多添加一个闰月,直到下一个“十月朔旦冬至”为止。每年的农历日期都能回到正确的节气位置上,但闰月的增加使阳历年增加了天数。
太初二年(前139),汉武帝下令造新历,规定无中气之月最后一天为下个月的节令,并将没有中气的月份叫做“废月”或“寡月”。如太初二年四月癸卯朔,五月庚辰朔,六月庚子朔……其中五月庚辰朔之后的一天就是夏至,也就是说五月只有三十天。这样的安排使得每年都多出了十天的时间。 这些额外的日子被添加到一个新的年份之中,这个年份就被称作“后元”。后元的计算方法与前面所讲的每四百年少一个闰月的办法一致。由于每年都要多出十天左右,不到四百年就得置一个闰月。
这样反复循环,到了公元2550年左右,一年的时间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汉朝已经灭亡一千多年了。 这个“后元”的计算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只是现在不需要再补进了——现在每年的假期比古人多很多。公元17年后所形成的干支纪年,比现在的公历纪年早了将近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