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行延迟退休吗?
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推迟退休年龄”的建议。对此,人社部表示,按照相关政策规定,5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其中明确说明了“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并指出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上调和退休政策的改变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那么,此次两会期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呢?
第一:“渐进式延迟”被明确表态 2016年底,人社部曾明确表示,会推行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而今年的两会上,这一政策再一次被提出。所谓“渐进式延迟”是指,将现行制度下男职工60岁、女职工55岁的年龄底线,每增加一岁,养老金领取者的基数增加一定比例,直至达到65岁、70岁等设定上限。
第二:延迟退休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人社部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建议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建议中指出,要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这与此前提出的“延迟退休”方案不同,意味着今后或将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延迟劳动者退休年龄,并在实现过程中,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相衔接。
第三: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个标准是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人均寿命还不到60岁,而现在,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74.83岁,如果严格执行现行退休政策,大部分人的退休金领取期限将会缩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到2035年时,中国将有近4亿老年人需要养老,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已难以支撑庞大的社会需求。延长的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