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学校叫明德?
“明”者,日月也,光明也; “德”者,品德、德行。 取“明德”为名,乃是希望学子们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懂得做人的道理,拥有璀璨如星的光明未来。 这个名字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至于这个校训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拥有高尚的品德的人,就应该先明白什么是德行然后努力做到有德。 其实这和我们现在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一样,都算是劝学名言。只是这句话更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和意义。 而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修身养性、明确道德底线和提高人格的过程。
个人认为,“德才”或许比“明德”更适合当做大学的校训。因为“德”的范围太广,而人才有高低之分,所以“德才”似乎是个更加切合实际的好名字。 用一句通俗点的话来解释“德才”,那就是“有才,得有个好品德。没有好品德,你那才简直一点用处都没有!”(注:此处才华特指学识) 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才”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德”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无德之人,哪怕才高八斗,对社会也没有任何贡献,甚至往往会让社会进步的速度倒退。 所以古人强调“德才兼备”或者“以德为先”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用现代语言来说,大概就是“有才,得有担当精神”“有才,得有高尚的品德”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