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理小学生纪律?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养成了一个个小霸王的模样,很难听老师的话。遇到脾气暴躁点儿的老师,可能要挨揍,遇到性子温和点的老师,可能就不听课。那么,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怎么管纪律才最合适呢?
班主任管理学生要有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管理班内学生,一定要制定一些规则,不能随意。制度一定要有可执行性,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无法执行。另外,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定不能损害学生的利益,必须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后,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制度进行讨论、修改,并及时公布执行。
课堂纪律管理方法。
教师讲课,课堂秩序混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班有42名学生,上课时最让老师头疼的,莫过于如何管好他们的纪律。课堂上,有的学生东倒西歪,睡觉的睡觉,看别的书或讲话的讲话。有一次,我正在上语文课,班里杨飞同学拿着一本小说旁若无人地大声读着,另外三个睡觉的学生还在低声聊天。我敲敲桌子提醒他们,但同学们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情急之下,我叫来班长和班委,让他们管理纪律。没想到他们管了一天,第二天纪律照样不好。后来我了解到,这几个班干部只是想执行任务,没有抓住主要问题,所以不管用。后来我总结一套方式方法:找到班干部,告诉他们应注意的问题,然后交给他们一些任务,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之后,班上的纪律就好多了。
课堂纪律管理的实质,就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师认真教学、刻苦钻研业务、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管住学生们的心,才可能管好他们的纪律。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相当差,这就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帮助、指导、协助和管理的活动,使小学生的个人、小组、班集体的潜力得以表现,并使小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这样不仅能较好地管理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懂得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努力做好集体的每一份工作,而良好的班集体又为管理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