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小学如何?
你小时候有上民族小学吗?你们民族小学是否真的民族小学?我的学校里也有民族小学,可是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学校好像根本不是一个类型! 我的学校里有普通班,有双语班,还有民族班,可是,我觉得我们学校里最神奇的就是民族小学啦!他们穿他们的民族服装,我们只穿校服,只有升旗仪式的时候,他们穿民族服装,平时上课的时候,都是穿校服! 而且,从表面上怎么看,都不像是民族小学,他们和我们普通班上课,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不例外。上课的时候,老师讲汉语,他们学汉语,如果我们没有汉语课的时候,他们就上他们的民族语! 可是,上了民族小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民族小学的学生,可以少学一门外语,因为他们的培养目标不同,民族班的学生,除了培养能够考大学目标的学生,还有另一部分以从业为目的,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适合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 小学毕业生。 民族班的双语教学,着重注意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语感能力,能正确听懂、说出来,比较熟练地运用民族语言和汉语,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汉语教学为主的普通班,在传授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小学生获得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完成初等教育的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讲,考入普通中学的被分配在普通班,而以民族语言授课的学生,编入民族班。 那么,他们究竟是民族大学生还是汉族大学生,还是只要是在民族小学毕业的就是民族大学?我们民族小学毕业生是民族大学生,可毕业之后我要怎么才知道自己是不是民族大学生呢? 毕业后,我要去上大学时,我如何才能知道我上的民族大学,而不是普通的师范大学?如果他们只是普通的大学生,那为什么要叫民族大学生? 民族小学毕业只是说明他在小学阶段接受了民族语言教育,到了中学后,需要再学习汉语,才具备了考取大学的能力。 但是很多民族学生在中学后,由于不继续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结果丧失了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如果本民族的文盲不会本民族的语言,如果本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这样的人有多少?要是只占到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我们也许可以理解。可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中国,每一个民族都有上万或数十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文盲,难道我们都不关心他们吗?很多汉语言教学学校的老师到民族小学代课时,在课堂上,根本不愿意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因为他们觉得那样的话,我们的学生就不能流畅地讲汉语了。
可是,为什么他们代课的时候,只教汉语,而不教本民族的语言,让每个学生既学会汉语,也学会本人的语言,那样不是更好吗?我们中学毕业后,要升学的话,还要去学习汉语,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连本民族的语言都不会说了,那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课本和练习上,几乎没有本民族语言,只有少数的习题有民族文字。学生们很少机会练习本民族语言。
而且,汉语是官方语言,是通用语,为什么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汉语,而本民族的语言则是少数民族地区才使用的语言,学生去其他地方时根本用不上的语言,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去学得深入精通?这样只会让学生们更加不愿意再继续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结果,到了我们开始学本民族语言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已经丧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期,结果我们永远都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是一个民族大学生应该有的状态吗?
我们在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学校成长,我们的家长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用双语教学,中学毕业后,我们将不是汉语言专业的汉族大学生,也不是民族大学本科的大学生,我们只是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比较熟练的技工。
可这就是我们少数民族的命运吗?这就是为了民族平等,国家为了扶持发展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而实行的少数民族双语政策所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吗? 如果双语教育搞得好,民族之间交流少了,那么是否每个民族都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失去了彼此之间学习对方语言和文化的机会,而丧失了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化前景和机会的代价也太大了! 这样做,会不会极大地妨碍了整个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
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之所以不够,难道不是说我们的语言关系不好吗?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对友好民族的感情,用我们的语言来加深了解,这难道不是加强民族之间团结的好方法吗?
我们学校有学生以民族身份参加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工作和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还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民族语言辅导学习。 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本民族语言的学生,利用这些课外时间,也来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我们的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去学习。
而且,通过民族语言文字的辅导班,还搞一些民族风情的展示和小型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都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同学们普遍反映效果很好,都觉得很有意义,对发展我们民族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只要同学们一有时间,就可以听到他们用本民族的语言歌唱和演讲,用民族语言讲述民族小故事,小诗歌,成语和谜语。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了知识,还让同学们更牢固地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还增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民族感情和了解,促进了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