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入虎口是成语吗?
羊入虎口,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g rù hǔ kǒu,意思是指主动送死。比喻危险之极,无异将自己送上虎口。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饥马盈厩,嗛刍不肯食;饥犬盈窖,嗛肉不肯饮,日:‘臣闻不食苟生,不饮淫酒,今使臣食之,是臣食欲以身说死为安也!’夫狗马犹知不说死以求生,而士又安可怀安忘死以忧社稷乎?””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送死。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今奉皇后密诏,先教百姓缓征,次讨马超,实为百姓,并非奉圣上将令。”
成语辨析:近义词:鱼游沸鼎、鱼游釜中、羊投虎口、赶鸭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