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类有哪些?
考研的“类”,应该是指招生单位的“类”,而不是指研究生的“类别”(即培养方式)。 所谓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类”,就是招生单位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人数时,所依据的招生计划类型。这跟本科招生时的“批次录取计划”概念差不多。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按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分数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设定了不同的招生计划,这些计划分门别类地归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类”。 这个“类”是如何确定的?以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为例,比如《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分类确定初试合格分数线”,各研招单位可根据招生计划和报考情况将复试分数线设置成不同类的基准线。
同样,在调剂阶段,也是按考生志愿顺序先匹配相近专业,再按照分数高低依次筛选,最后可能产生若干个可调节数量的缺额方案,这些方案同样代表了不同招生单位对考生能力评价的标准区间——虽然这种标准是潜在的,但正是由于这种潜在性才决定了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时的广泛适配性。 所以,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考生能够选择的“类”本质上代表了招生单位的意愿。当然,如果某校某个专业当年报名人数太多而计划招生人数又太少,导致分数线上涨很多(达到或接近400分),那么这类的录取分数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类”的基准线了;反之,若某个专业的报名数不到计划招生数的50%,则基线下降很明显。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招生计划人数都是综合考虑报名数、推免数以及该专业上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得出的。不过,个别冷门专业存在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