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鼠为什么排第一?
关于“子鼠”,在古籍中,其形象多为“身披彩缎、首带珠冠”,而古人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鼠所生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于是老鼠便被推举为生肖之首了。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云:“子牙命杨戬往北歧海眼探看元始天尊消息如何,只听得东海波涛之声震耳。杨戬来到海边,只见上有一物,形如鼠状,赤色,头上有角,利牙尖齿,足如鹰状,九尾长蛇尾巴,按着北斗七星,如烟冒雨出之势。” 可见“子鼠”的形象在古人心中就是一只全身披着华丽服装的怪物。但这样形象的“子鼠”到底有多大,我们只能推测,因为古人绘制图像时往往非常夸张,以象征意义为主,不能作为真实存在的依据。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跟佛教有关,且比较靠谱。
唐代高僧善无畏著述的《大乘显宗论》开卷第一句便是:‘我今示汝一切诸法秘密神变门,犹如镜影现其容颜’;而后经中列举了八万四千法门,又以四谛十二因缘等法来阐明佛法真理,最后归结于一句:“当知此法,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其中的“法”字,古时写作“灋”,这二字同音,因此常被人混淆。
宋代高僧赞宁所著《大唐故三藏法师传》中记载:“师自西域至此,路经曲女城,谈大乘教法,无倒说法。”“曲女城”即今日的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 可见“子鼠”被赋予“法”的象征,而“亥猪”则代表“戒律”,“午马”代表“定”,“卯兔”代表“慧”。
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比如我们现在的农历春节习俗中就有贴春联、守岁等,其中守岁这一习俗就有除旧布新之意,而这跟道教“道法自然”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至于为什么将子鼠排出第一的位置呢?其实这也与五行相关联。
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各有阴阳,从而衍生出了八个方位,而每个方位又对应着一天的时间,于是就有了“寅木生火,卯木旺火,辰土木多成火山,巳火午火同心”等等的说法,到了夜晚,则有“戌土困水,亥水灭木,子水生辰土”等等。 由此循环不已。
而子鼠排在第一位的意思就是将阴阳交合、生生不息的奥秘授予人们,因而万事万物都要尊子鼠为首,这一点跟现代遗传基因理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