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怎么排名顺序?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几千年来我们都使用着农历计时,也就是说我们古代的先民很早就已经对时间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将公历的日期融入农历当中呢?这就要从十二生肖的起源说起。 十二生肖的起源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谜题了,因为在历史上的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就首次出现了“十二属相”这个词,并在记载中提到了“秦灭六国,楚汉之争时,汉高祖刘邦年事已高”,这里显然将“十二属相”出现的时间点指向了中国汉朝初期。
然而,史学家们在研究后却发现,在中国宋朝之前的文献中几乎看不到关于“十二属相”的词条,而且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之一《康熙字典》中也指出“十二支”最初指的是“纪时之符号……” 可见,“十二属相”最初的来历确实让人费解,而它又确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疑问,比如在明朝著名学者王圻所著的《三才图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盖感坤灵之气而成象,先天地而不坏,本阴阳而变化,随日月以周流。自子至亥,每行一步,必候天地而生一辰,故子为坎,乃一阳生于冬至;丑为艮,亦阳土,位在立春。寅为震,木,春分。卯为巽,清明……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十二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惟寅独阳,故用甲;惟戌独阴,故用丁。其余支内,各寓阴阳二气,其相生者也,则阴阳递迁于其中矣。” 王圻的解释其实很符合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即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阴阳阳阴),四象生八卦,由此繁衍出世间万物。而在王圻的眼里,“十二肖”就像是在太极图中奔跑着的鼠马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样,是古人根据月相的变化而划分的十二个阶段。
只不过,王圻的说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自圆其说,比如他在书中提到的十二种动物中,为什么要将老鼠放在第一并将它命名为“子鼠”?而他给出的理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古人认为,“午夜子时,日月交精,鼠得首之,故子鼠。”——难道老鼠凌晨一点至三点间的活动就不算“跑”了吗? 王圻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古代民间所谓的“犯太岁”一说其实来源于道教的法术。王圻认为当一个人遇到了自己属相与当年属相相同或者相冲的时候,就说明他犯了“太岁”,要遭受灾难,而这种说法正源于道士们使用的“太岁符”,按照道家经典《太上洞玄灵宝赤书大法》中的记载,当皇帝下诏求雨的时候,首先要祭“风师”,然后摆上“水府”,接着才是“太岁神”,“太岁”原本就是水中之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