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肖是什么生肖是什么?
所谓“天肖”,就是“上天之肖”的简称,亦作“天人”、“天禽”;“肖”在这里读xiào,指“相像”的意思。它起源于古人对星辰与动物的观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述司马迁父亲司马谈的话中有这样一句:“余至大夏,观其宫室,以人形天形类之。”这指的是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到的古大夏国(即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看到那里的房屋都按人的形状建造的。后来“人形天形”就演变出成语“天人合一”。
而在古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来制定历法,并用它来指导农时,这就使得人们对天地星辰自然物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观测。于是人们发现有些星辰的位置变化很有规律,这些星象被分为二十八宿,又成为古代划分时间的标准——时辰。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被分为八段,每段是一个小时。这种分时的方法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沿用着。而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属相,这就是所谓的“天肖”。
“天肖”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篇》中,原文是这样的:“寅,木也,其禽虎也;辰,土也,其兽牛也;巳,金也,其禽羊也;午,火也,其禽马也;未,土也,其兽牛也;申,金也,其禽猴也;酉,水也,其禽鹅也。戌,土也,其兽狗也;亥,水也,其禽猪也。此十二支者,动物之所出也。”这里的“动物之所出”就是指各个时辰所对应的“天肖”。
那么到了现代,“天肖”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据古籍中记载,每个时辰所属的动物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除了子鼠和亥猪之外,别的动物都是按顺序进行更替。这是因为老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而猪则是白天活动且喜欢扎堆的。所以为了顺应它们的习性,就把它们放在了最后。至于为什么把子鼠放到开头,是因为鼠五夜行,又为阴首,而且也是十二生肖中的首位。这似乎也有遵循天文运行的意味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