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什么是王?
子鼠,因为老鼠在十二生肖里面排在第一位。古代中国建立王朝都是称“洪某元年”,第一的意思。所以子鼠也称“洪鼠”。 丑牛,牛在农耕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动物,劳苦功高。上古时候人们用牛角祭祀祖先和天地,象征权力与地位,因此牛的地位非常高。
寅虎,老虎在民间被认为是最凶残的动物之一,同时也有“百兽之王”之称。在古代神话中,老虎经常会扮演一个斩杀凶兽的角色。因此老虎也获得了“王”的称号。而且寅时正是白天开始之际,有“日出而作”之说,此时万物苏醒,蛰伏一冬的动物们都惊醒了,老虎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古人选择这个时刻来象征王者的威严。
卯兔,兔子在十二地支中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着,古书经常用“月落一乌空”来形容月亮东升西沉。又由于月亮的盈亏规律和太阳一样,所以古人将月亮、太阳都称为“日月”或“阴阳”。如此,月亮也就有了阳刚之义,而兔子这种动物本身为阴,当然就属于月亮了。《礼记》中记载着“天子兔罝(jū),诸侯雁罝。”意思是一般老百姓是不能打兔子的,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打兔子。可见兔子作为月象的象征地位有多高。不仅如此,由于月亮在夜间运行,而白天则是太阳,所以月亮又有阴晴圆缺,这正像女子有月经周期一样,因此月亮又成了女性的代表。那么作为女性象征的月亮自然又是属于兔子的了。
辰龙,这是不用多说的,直接引用战国楚简《天问》中的诗句就行了:“何尽此生?天命匪解。桓公之角,遭殷之厄。”意思是:人生有什么尽头呢?命运真是没个完啊!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打了败仗,管仲让他穿上俘虏的衣服,扮成小人模样,坐在车上逃回都城。路上,齐桓公看见路边有棵大树,枝叶繁茂,就问了管仲名字,认为这棵树很有灵气,想用来做箭杆。可是管仲说这树太直了,不适用,就命人砍了下来。后来这树被用作烛台。到了汉代,有个名叫东方朔的人写了本奇书,就是有名的《东方朔传》(这本书已经失传),书中记载了这棵大树的故事:这树原来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王种下的,经过三千多年长出地面,又被齐桓公伐树做箭,最后变成烛台。照这样算起来,这棵树应该至少有六千年历史了。东方朔认为,这棵树应该是黄帝时期种下的。
巳蛇,前面说过,天干地支中,第一个字表示顺序,第二个字才表示年份,因此如果第一年是一个属相,第二年又是一个属相,那第三年就会回到第一年的属相。比如鼠年腊月生日的人,到了狗年会是本命年,而到了猪年又会重新进入新的轮回。这样的话,每过十二年,你的属相就要变一次。而蛇年的属蛇人就是属金的。
午马,和马有关的成语很多,如“马不停蹄”“马到成功”“万马奔腾”“汗马功劳”等等。可见马在古代军事和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另外,马还有双关语的特点,如“马上封候”。意思是说只要建立了功勋,皇帝会立马给你加官进爵。总之,马很厉害。
未羊,羊在十二生中处于第十位,称为“未羊”。和马一样,羊在牧业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西方和中世纪英格兰,绵羊被认为是王室财产的一部分,因为它们能够生产出珍贵的羊毛。
申猴,猴子聪明灵敏,在古代深受民众喜爱。《礼记》中说,男子成年行冠礼时,要剪发和削唇毛。这是因为男子一旦长大成熟,须发就应整齐地剃掉,上唇的胡子也要刮去。而如果是贵族或者有钱人家的男孩,在行冠礼的时候,还要给头发染上颜色,如给头发上涂朱红色,就叫作“缁”(同“滋”);给头发上涂上白色,叫作“白”。染发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标志一个人已经成年,可以娶亲成家了。而在所有动物的毛发中,只有人类和猴子才会染发。猴子也被视为成年人和男性的象征。再加上猴子喜欢摇摇晃晃地站立,仿佛走路都不稳当的样子,就像儿童那样。于是古人认为,猴性太近人性,所以就用猴子来指代尚未开化的未成人。
酉鸡,鸡在十二生肖里排第十二位。在汉唐之前,鸡的排位比羊高,原因也是鸡对农业的贡献更大。从汉代开始,人们养蚕抽丝制作衣服,而鸡就打鸣报晓,提醒农民们该起床干活了。这样,鸡的位置就超过了羊,一直延续至今。
戌狗,狗最早是单独使用的十二生肖之一,说明它在民间的重要性。《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着一套完备的拜祭仪式——祭犬。为什么要祭犬?因为狗通人性,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保护家园,看家护院,不让入侵者侵害主人。为了表达对狗的感激之情,每年都要举行“祭犬”活动。不过,关于“祭犬”的具体时间,不同的古籍记载相差很大,有的是冬至之后第三个狗日,也就是冬至后第四十四天,有的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狗日,还有的说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狗日。总之,这一天肯定是在农历十二月里。
亥猪,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为什么把猪放在最后一位?因为猪既无大害,也无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