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农历还是阳历算?
1、公历,也叫阳历,是以地球公转为依据的日历系统;中国历史上,公元纪年法就是根据公历制定的,所以公历算是官方定义吧! 公历每个年份的最后一位数字,代表了该年的公历周期,也就是这个公历年份能包含的大月和小月数目。
2、农历,是中国传统农历的简称,这是一种阴阳合历,以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为依据制定。因为月球运行一圈(一个朔望月)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地球公转一圈(一个回归年)约需365天,两者相差很大,所以古人就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把阴历与阳历结合起来,使得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时月亮位于黄道与赤道交点的北边或南边,并且每月最后一天的月球位置几乎和初一时的月球位置完全相反。
为了保持每年农历的初一都是月亮处于黄道上,就必须通过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农历每年的月末总是落在阳历的年初或者年末,这样每个月月初的月亮才能和公历初一天体位置基本一致。
生肖,属相,十二兽,十二生,十二士,十二形象,十二物种,十二兽像或十二兽貌。中国传统的十二年畜牧生肖记年法和十二属相。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一种动物代表着一个时辰。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中国十二生肖纪年法为农历所有,生肖与农历属干支历纪年法中的十二地支配合使用,十二天干与十二地支按照固定的“阴阳五行”排列规则形成“干支纪年法”。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干和支的组合要阴阳相对,天干排在前,地支排在后。因此“子鼠”、“寅虎”、“辰龙”、“未羊”、“戌狗”这些属阳性的动物必须与“甲、丙、戊、庚、壬”这些属阳性的天干相配,而“丑牛”、“卯兔”、“巳蛇”、“午马”、“申猴”、“酉鸡”这些属阴性的动物则必须与“乙、丁、己、辛、癸”这些属阴性的天干相配。在地支里,在十二生肖里,子寅木,丑戌土,午火,申金,辰、亥为水库,木的前一位是亥猪,猪象征养育、孕育、含蓄、包容。木星属土,土的后一位是寅虎,寅虎象征着爆发力,亥猪和寅虎都是用来调和木的势力,子鼠是水,水生木,蛇为光蛇,象征着光明,未羊在土里,又生了光明之物,所以光蛇是给未羊照明行路之物,巳蛇和未羊,一个负责生木,一个负责生光明,龙生活在水里,午火的后一位是未羊,未羊属羊,羊多,必然养,龙是木的象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