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龙什么衣服?
龙是神,是不朽的,所以不会有“新衣”一说; 龙是图腾,是部落民族的象征和崇拜物,也不会有什么“衣服”。 但是古书中确有这样记载——黄帝在明廷(指朝廷),戴黄冕;禹采五色石披戴一身;周武王伐纣时,身穿铠甲,头戴金钲。至于春秋战国甚至秦汉,关于帝王及贵族穿汉服的记载就更多了。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所说的“衣裳”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服装是不同的概念。 “衣”指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也就是说古书里的“衣裳”实际上是“上下装”的意思,就像现在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把上衣和裙子分开卖的习惯一样。
我们现在所谓的“服饰”、“穿着”在古代只有“衣裳”这个词,指的是我们现在的服装。“服”是“服饰”或“穿着”的意思。《礼记·檀弓下》:“君子笃恭而有礼,衣冠不必陵乱了。” 而“衣帽”一词出现很晚,直到明朝才有了这个词语。《儒林外史》第十回:“你这样乱走,岂有不被人看的?倘或被谁看见问了,我倒没处替你设词。不如索性脱下我的衣服与你穿了罢。” 古代虽然没有“新衣”,但却有大量“新裳”,而且天子诸侯大人贵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色彩——玄纁。 《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礼服……玄纁五章。”注:“玄,黑纁色也。”疏:“以其色皆黑而圜,故曰玄纁。” 所谓玄纁,其实是一种染色工艺——先染黑再染赤,黑色为里,红色为表,也就是今天染色工艺中的“浸染”。因为“玄纁”之后还要进行缝制加工,所以并不是完全覆盖。
到了东汉,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玄纁”只是一种染色工艺,而不是代表某个颜色,并把它写入《汉书》之中。《汉书•地理志》:“凡民耕植祭祀皆为粢盛,可食者莫水陆矣……其色紫褐微红。”“……种稻田,出蜀郡、广汉,一亩收五十斛。蚕桑之利,布帛可衣,竹箭之饶,鱼盐之富,丹垩之利,铜铁之功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