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怎么判断生肖?
公元年号的算法是“公历年号除以365,取整数部分”,而生肖年算法则是“公历年号减去365(或 366)”得出的结果,正好和农历的算法一致。比如农历乙未羊年,即2015年,用2015减365得89,所以2015年是己亥猪年,而2014年则是乙未羊年;又比如2007年是丁亥猪年,2008年是戊子生肖鼠年……
当然,这样计算的结果在阳历和阴历之间存在一个周期差,而且年份越大这个差值越明显,到了甲子元年的时候达到顶峰。从周朝开始采用干支纪年法以来,这种错后一直在持续。不过,到了宋朝以后,由于人们对节气算法进行了优化,使得立春之后的农历新年第一天对应阳历日期变得更为准确,因此这种错后也在慢慢变短。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公历世纪,采用公元纪年之后,这种错后已经不明显了,但人们还是在习惯性地使用着干支记年法,并且认为这种错误计算导致的年份差异是一种“属相”交替的现象——其实只是阴阳历转换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而已!
举个例子:1976年和1977年的春节分别是2月6日和2月22日,那么按照农历计算1976年是丙辰龙年,1977年是丁巳蛇年。然而按照公历计算1976年是甲子鼠年,1977年是乙丑牛年。两种算法得到的结果相差一年,但在我国古代传统纪年时存在一种特例:逢建国、立国、开国之年,前一年的年末到次年的年初,刚好是一个农历年的期间内迎来新年(元旦、春节),此时出现公历与农历年份相同的情况。例如1976年、1949年、1928年和1911年都是这种情况。在这种“特例”情况下,农历新年在腊月,而正月的一二号又是春节,因此出现了“先立春,随后过元旦”的诡异景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春打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