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倍受宠爱?

滕召陆滕召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很有趣,为什么是生肖兔呢? 首先排除生肖龙。因为龙在中国传统中并不是一个受宠的意象。“龙”字在文言文里常含贬义。有“辱没、拖累、连累”“凶恶、残忍贪婪”“暴虐无道”等含义(见《康熙字典》)。比如“龙颜大怒”“龙钟老态”“龙吟虎啸”“龙腾虎跃” “龙行虎步”等等,带“龙”的字眼大多也不怎么吉祥。 又因为十二生肖中属龙的人几乎都要比属兔的大一轮。古人把兔子当作吉祥物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如兔年正月生的生肖属免的人被看作是月里嫦娥一手揽着的玉兔。《礼记·檀弓下》:“兔园者,月殿也;蟾窟者,兔园之深处也。” 唐代柳宗元被贬至荒凉之地,写过一篇自勉的文章叫《开始种月亮》,文中有“焚椒兰以废明月兮,日西倾而暮云。何悠悠之无穷兮,若凡间之永昼。吾不能变节以遇今兮,誓不屈其志以穷幽。”的句子。这里的月亮就暗指兔子。 宋代辛弃疾《满江红》中的“何似姑射真人,仙人露宿,素娥移租”也是把月亮中的宫殿比喻成仙人家居住的处所。 既然月亮(或说玉兔)是如此受欢迎,为何又会变成诅咒的对象? 这就涉及到月中玉兔另一个身份——捣药童子。“玉兔捣药”的故事来源于汉代文献,其中提到西王母的侍女叫紫衣娘娘和白衣娘娘,“执杖捣药”(《汉书•西域传》)。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六《天咫》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旧言玉兔尽夜不眠,捣药,白昼则卧,身温且暖。”这里玉兔已是捣药的工具了。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五《元宵》条:“正月十五日……夜市直到三更尽,通晓不绝。虽往来奔走,竟不知其在天地之间。神仙神仙,果然胜似人间。”

宋元之后,社会上流行一种“走百病”的风俗(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结伴外出散步,认为这样能消除疾病,延年益寿),这似乎也影响了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元代刘仁本《朝天子·咏月》“兔儿爷儿,往东走,斜月长空挂九洲。响马无声,盗贼入巷,风定夕烟收。月色如霜,泼泼凉凉,浸透窗纱。我欲起身,惊起嫦娥舞袖扬。”就把偷吃大米的兔子与“响马”“盗贼”放到同等地位加以谴责。 当然,再晚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用“吉庆团圆”来寄托希望,于是“玉兔”的形象又在祥和的氛围中获得新生。明人袁于令《贺新郎·元夜》:“看龙灯,听烧爆竹,老夫犹可云游。待归来,共赴蟾宫醉玉液。携幼妇,同行广寒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