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十二日?
十二生肖是十二种动物,同时,它们也是古老的纪元象征。 我国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种纪时法也叫“天干地支纪时体系”或称“农历”。
其中,甲子为一元,乙丑为二元,丙寅为三元……依次循环下去。这样,每一个年份都可以用“天干地支”表示出来。如2016年是丙申年;2017年是丁酉年等等。 在每个月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天干地支作为标记。如正月的甲午,二月的乙未等。而每一个时辰则有“子丑寅卯……”这样十二个字来对应,每一小时又分为四刻,每一刻又分三辰,正是这些干支纪日的不断交替,构成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公历、农历以及二十四节气。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周年运动规律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以冬至为起点,把冬至后第一个白天最长的一天定为春节,以后每经过一段确定的时间,就有一个节气来临,这种时间间隔几乎就是现代所使用的公历年和农历年的起始点。
不过,在公元之前,人们使用的是“土圭测影”的方法来确立节气。到了汉代,人们采用了定气法,使节气与公历的日期建立了联系。而在唐代,诗人王驾创作了《春雨》一诗描绘立春时节:“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牡丹笑,还解着人悲。”他可能没有想到,几千年后的人们可以通过他的诗句准确地知道那一年的立春日正是一天的凌晨三点二十一分!
虽然使用了定气法,但我国使用干支纪日并无统一标准,各地情况各不相同。同是一个干支纪日,在某些地区用之于某个日子,而在另外一些地区用之于另一个日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导致了同一个姓氏家族的人可能因为出生的地点不同,其生日也就不同,而有的即使同月同日,所生的时辰也可能不同。于是有人就怀疑,这种建立在古老天文基础上的纪时方式是否准确。 其实,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我国古代采用的十干十二支纪日方法是比较精准的,至少比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公历要精准得多——公历每年的天数不是365天就是366天,而干支纪日却是60天为一个周期,刚好一年365天或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