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生肖什么什么蛇?
这个成语是鼠目寸光,不是鼠头蛇尾! 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宣帝纪论》:“若烛之以德,虽幽必明;若不加矜训,何异鼠目之寸光。” 意思是说,如果点上了蜡烛(引申为亮出做人的道理),尽管很暗的地方也能照亮;如果不加告诫而任其自流,那和老鼠眼睛里的光线有什么区别呢? 这句话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用“鼠目”来比喻“目光短浅的人”。
为什么用这个比喻呢? 因为古人发现,虽然老鼠的眼睛和人的眼睛一样,都是“两点一线”的,但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前面大约1厘米远的东西,也就是说,老鼠的视野极其有限。后人就用“鼠目寸光”来形容一个人“看不到多远的路”。 事实上也是这么回事——“目光”当然是看不远的,否则我们也不会使用“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等词语了。
除了拿“鼠目”来比喻“目光短小的人”外,还有一个常见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旅程”或“旅途”。 为什么这么比喻呢? 因为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像是站在一个起点上,而死亡则像到达终点,也就是说,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那么,在人生的这个“旅程”中,能看多远,不能看多远,不正是“视者”与“所见”之间的关系吗? 于是人们常用“鼠目寸光”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界狭窄、目光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