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属什么生肖?
张邈(146~208),字孟卓,东平都昌(今山东巨野南)人。汉灵帝时拜尚书,后迁陈留太守。初平元年(190)与曹操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因与袁绍、韩馥等谋立刘虞为天子而失败。兴平二年(195)随曹操至洛阳,封沛国国相。建安四年(199),曹操攻打吕布,张邈举州以应,被吕布击败。次年复归刘备,任广陵太守。建安十一年(207),又随刘备客居冀州,不久还许都。建安十四年病逝。 张邈身为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在历史上却无多少名声;而在三国志演义中却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人物。究其原因,盖因此人乃“三英”之“二英”也。虽然演义中关于此人的记载多有错讹之处——比如年岁、生卒、官历等等皆误,但却也恰因为其正确之处,使得这一人物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就是曹老板的第一位大司马、司空张燕的堂兄——张邈。
正像“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位上永远有他的位置一样,张邈这位“兖州三杰”之首也在曹操的幕府中占据了首位。 那么,这个位列三公之一的名门之后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没落的呢?
说起这个落魄的原因,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了——贾诩。
嘉和平年(196),董承等人发动衣带诏事件,事败,奉车都尉王甫等诛杀董承等人,唯独贾诩见事不可为,主动请罪,得以幸免。此后,贾诩前往故乡武威暂寓。正是由于这次事件,导致了司徒王朗的西凉军和兖州刺史孔融的青州军结下了梁子。
而张邈则与这两支反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张超在外游学之时,与王朗之子王肃、孔融之子孔衍俱列名“青州八顾”之列;而他本人亦与崔琰、毛玠一起担任了王朗安集部的别部司马。
建安元年(196),张邈与毛玠、崔琰等一同劝说曹操加九锡,进爵魏王。这年冬天,曹操出征乌桓之时,张邈亲自到河内迎接曹操的嫡系精锐部队。 到了建安五年(200)春,曹操东征徐州之时,张邈与裴康等暗中派遣使者与袁绍沟通联系。此时孙坚已经攻破徐州,曹操正与孙坚在徐州城内混战,张邈的使者恰好在此时到达,被曹操麾下将领王朗擒获。
此事若换作他人,可能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但曹操正好借此机会除去了自己心腹之患——裴康。原来,裴康与张邈通谋之事早就传到了曹操耳中,只是当时没有抓到确凿的证据而已;如今正好拿他和张邈的使者一齐问罪,曹操的谋士们纷纷替裴康说情,曹操却毅然决绝,将其处死。
裴康死后,曹操终于放心地对徐州发动了猛攻,并擒杀了陶谦及其长子。 这年冬天,曹操击溃了盘踞在乌桓的单于蹋顿。为了彻底解决后患,第二年春天,曹操亲率大军远征乌桓。这时有人建议曹操留下荀彧,以防张邈变卦。没想到这话正戳中了刚刚升任司空的张邈的心病。
张邈听说后,顿时惶恐不安,打算趁夜逃出许都,却被手下劝阻。随后他派外甥陈琳去见曹操,表示想为自己向操爹求情,减轻刑罚。不料陈琳刚走,张邈便收到了妻子亡故的噩耗。
这似乎是一个吉兆——“靡室靡家,王室遂夷”,张邈心中不禁一阵狂喜。然而当夜他却做了一个噩梦:自己披头发,赤身体,走在一条黑暗中,前面出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峦,爬完之后,忽然浑身汗如雨下,惊醒过来。 梦醒之后的张邈反而不再纠结于自己的罪行,而是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身份——他生怕自己会沦为汉朝的忠臣义士。想到这里,他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外孙曹睿前来问疾。张邈忙让人将睿引入,细看之下,只见此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颇有自己少年时的几分英姿。
张邈看着看着,仿佛看到自己当年叱咤风云的模样,顿时心情大好,忧愁尽消。他拉着曹睿的手,高兴地说:“我听说古代人有‘天授命’的说法,看来这就是了!您是上天赋予魏王的,希望您能好好照顾魏王吧!”接着,他又指着自己的心说:“这里是天下之要地哟!” 最后,张邈让曹睿代自己向曹操问好,然后欣然命笔写了一封信给魏王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