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又取消什么时候?
在刚过去的 2015 年,中国共进行了两次高考改革;而今年的高考成绩刚刚公布,这两次改革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 考生人数下降、高校录取比例上升、复读生数量剧增…… 新政策之下,高中学子们面临着怎样的未来走势?他们的前途又该做如何规划? 我们采访到了教育专家、高中生及家长,试图透过他们的视角,看清这场改革的迷雾。
一、新政下,高考生面临什么样的前景? 王端瑞(高中生):作为新高考方案的第一批实践者,我深有感触。我的家乡在山东临沂,这个地区实行的是3+3+3的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每门150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四门任选三门按等级赋分,剩下四门选考两门即可。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初中就开始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并且这一选就是高中三年。当然,这也和高考的加分政策相关联,如偏文科的同学可以在理科方面适当减分,反之亦然。
陈默(高中生家长):我的孩子今年刚刚高考完,原本他中考时打算报考军校,但体检的时候发现眼睛有点近视,与军校就此无缘。他在高三的寒假里焦急万分,最后经过商量,决定让他去报考海军飞行学院,这算是对应了他的特长,也圆了他一个梦想。不过到最后,由于身体原因,他没能去成。
在新政策的背景下,孩子的分数比往年低了二十分左右,能选择的大学和专业也有限,如果像他这样的情况多几倍,那可真是要了我们的命!现在只能希望他能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将来考研换专业。
肖志(高中生):我们学校是重点高中,每年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好几个,虽然学校里也有很多同学抱怨新方案,说自己的优势学科没有选好,但是大家都明白,无论哪个学科都是有苦辣的,只要热爱就好。
我是学物的,因为学物的学生相对较少,所以赋分的比率应该要比其他学校高一些吧。我相信我的成绩在其它学校可能只是中上的水平,但是在我校应该是上等的,毕竟我校的学生都是挑选过的,基础都很好。
二、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为什么改? 李楠(教育咨询师):高考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均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需要高考来调节。 但调节也不是万能的,改革会有阵痛,也会需要时间来检验效果。 这次改革最明显的是对于理科生的有利变化,其实这恰恰是为了平衡理工科在志愿填报中一贯的高分强势地位。以往的高考志愿中,但凡出现理工类的院校专业,分数都会偏高;而今年新增了很多以往冷门的文史类专业,分数都出现了大幅跳水,这就是一种平衡。 我个人认为,高考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该操之过急。
张纯(高校招生办老师):现在的高考改革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是有益的尝试。 过去我们总认为文科和理科是相互对立的,但事实上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偏文理综合的,如北大清华的很多优等生,他们往往具备文科和理科都非常优秀的特质。 所以高考改革旨在打破以前偏文的文科生和偏理的理科生的壁垒,让两种人才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
三、新方案下,复读还会存在吗?对应届生会有什么影响? 周伟(教育咨询师):任何一次改变都是对原有制度的优化,必然会受到一部分人的质疑或反对,何况这是关乎几百万学子命运的大事。不过我觉得这次改革还是有得选的,如语文英语试卷的难度就比以前降低了不少,这对于偏文科的学生无疑是较大的福利。
新的高考制度下,复读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会有一系列的规矩和要求。 对我本人来说,我并不支持那些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复读,人生并不是只有高考一条出路,而是条条大陆通罗马。 对应届生而言,新方案其实影响不大。拥有自由选择科目的权利,对于他们来说,以后的选择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