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怎么抱?

闵子谣闵子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从2007年起,开始从事高考志愿指导的(当时在上海交大念书);后来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银行后,仍然利用业余时间在行内做高考志愿咨询服务;2015年离开中行,专职从事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行业至今。 所以,关于志愿填报和院校选择的诸多“窍门”或“秘诀”,我可以说是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指导过数万名考生和家长填报过志愿。 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把选择权交给考生,让考生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

在帮助考生填报志愿时,我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但在分析为何他们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而进入第二志愿的原因时,往往会让他们有些无奈甚至抵触…… 因为只有认清现实的短板、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否则,只是简单地满足他们最初的愿望,而回避现实问题的话,那就真的只能“害”了考生! 例如,曾经有位考生,他的分数刚比某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高一分,而我恰好知道这个大学每年大约会录到多少分的人数,超过这个分数的考生大概会有多少人?所以,只要他的档案一到这个学校,被录取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他母亲却希望我能在系统中“动手脚”让他被录取到更喜欢的另一所大学,这样他就能避开那所他分数勉强够得着的大学。但问题是,以他的分数来看,他在系统中是排在这个大学该批次录取顺序中的第39位,而该校录取人数总共也就40人,我的“手脚”无论如何都动不到第40位。而一旦动了第39位,那么肯定就暴露了我的“手脚”,后果就是我被举报,受罚事小,而耽误考生的大事可就严重了。所以,面对这位母亲的“请求”,我只能严词拒绝!

或许,这位母亲会想,如果孩子的分数能高些,自然不用愁志愿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这分差1分的遗憾,让我觉得懊悔不已。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而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我尽可能满足考生的要求,但往往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我知道得太多了,而其他人未必比我更了解你的需求… 所以,与其说是我在为他们填报志愿,还不如说是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份志愿方案,我只不过是尽了绵薄之力罢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