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是什么意思?
1、“实小”的提法是个伪命题,因为现在没有一个学校是实小。 现在的小学都是划片招生,按居住小区或者社区划分范围,确保每个小学生能就近入学。所谓“附近”就是步行5分钟的距离。这个政策保证了学生上学路途安全、方便,避免了长途跋涉,同时也确保了每所小学的生源差距不会非常大(至少不会很大),有利于教育公平。 而一些重点小学(比如上海的多校划片制度下的公办小学),虽然名义上也是划片,但“片”的范围是由学区数量确定的,学区的划分是以街道为单位的,一个学区一般包含若干个居民区。一个居委会有一个对口小学,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相邻几个小区划到一个学区的可能。与“划片”相对的,这些学校其实可以称为“学片区”学校。
2、“名校”和“普校”的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改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也有其不足之处,没有学校能够样样俱全。因此说有的学校“好”是因为其有“优势”,而其他学校则是因为其“薄弱”,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才是各个学校的追求。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现实中有些学校为了“均衡”发展,搞平均主义,这反而拖了整体的教育水平。
3、至于你说的地方教育局想利用名校来带动周围学校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种思路,但是效果未必能如人意。 因为名校之所以能名列名校,那是因为它拥有优秀的师资和良好的学风,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批赏识教师、尊重教师的领导。如果新来的校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挑选教师,那无疑是对学校的不尊重;若校长用行政手段强行压制教师的个性,那么即使来了名师,也很难有所作为。况且从理论上讲,名校之所以能名校,与其说是校长领导有力,毋宁说是众多教职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一支优良的教师团队成就了学校。所以你想让名校带动周边学校,恐怕要从培养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