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么支教?
大学生作为有文化、有理想、有爱心但又缺乏相关知识的群体,在投身支教活动之前应做的准备还有很多,而大学生支教的组织者也同样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帮助大学生的支教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柯建议大学生在参与支教活动前,应“根据实际,明确支教的目的和范围”。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支教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过程。”李柯分析说,“支教的目的不应该是替代正规老师的工作,而应定位于辅助当地的义务教育并参与当地的校园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支教的内容应侧重于素质、兴趣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在明确了支教目的和范围的基础上,李柯认为大学生支教活动应“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有创新”。
同时,在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支教前的培训。李柯认为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师德等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内容。此外,考虑到偏远地区往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李柯建议的培训内容中还包括普通话和民族语言的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