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洋学校好吗?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系创办于1946年的福建省立福州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迄今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历届校友中,有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家、20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1万余名远洋渔业人才,300余名中国远洋渔业界总经理和轮机长、4000余位中外航海、轮机长。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远洋渔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单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职业技能鉴定总站,是福建省水产技术重点建设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也是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服务福州新区建设重点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单位、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福建省文明学校”。
学校现有连江校园和马尾校园2个校区,占地面积54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及渔船设备总值7223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509人,专任教师4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人,双师型教师3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06人,硕士生导师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职教先进个人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人,获得各类荣誉称号近300余人。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海洋生物技术学院、海洋食品工程学院、现代渔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贸学院、人文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2个教学部。学校现有42个专业,2016年招生专业37个,专业涉及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建成了水产畜牧工程技术、现代航海工程技术、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工商管理等5个特色专业群。近三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连续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水产渔类等专业在各级专业评价中被评为5星级专业。
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实训基地3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省级示范职教集团1个;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专业群实训基地2个、精品专业1个、精品专业群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3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产教融合示范专业1个、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在2016年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中,有获单项奖6项和组织奖1项。近两年,学校有3个教学成果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设有福州市首批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雷菊芳院士、张福锁院士团队对接进行科技创新和平台共建共享;学校建有5个研发中心(国家水生动物检疫所福建分所、福建省现代渔业(水产)技术服务平台、省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市海洋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水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罗非鱼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鲍鱼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开发研究基地)、2个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研究所、福建远洋渔业研究所)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海洋药物与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并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台湾屏东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进行海洋药物、海洋食品、海水健康养殖、现代渔业工程、航海工程等方面开展研究。
学校在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家级2项二等奖、省级3项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7个。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分别获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在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