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努力?
一是要健全制度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制度政策体系。通过强化基层就业政策保障,落实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项冃服务期满就业升学补偿、学费代偿、研究生考试加分、专升本等优惠政策,引导毕业生积极投入党和国家的基层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积极投身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乡村建设,积极投身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重大基层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是要畅通基层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为高校毕业生面向数字化、智能化基层就业牵线搭桥、畅通渠道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各级政府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部门,要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最后一公里”平台信息化服务水平,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数字人”与基层岗位“数字化”就业信息精准、无缝、智能匹配及双向精准推送的水平。
三是要强化数字职业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体系构建和完善。充分结合国家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基建项目建设需要,以及数字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数字中国战略全面实施等需要,强化高校创业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数字人”人才培育,着力构建和完善高校“数字人”职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培训体系,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就业创业数字技能培训,把“数字人”培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是要积极强化数字职业就业创业服务的指导工作。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大数据”开发与挖掘,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新职业人才发展“云”平台,着力构建高校“数字人”职业生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平台,强化高校职业就业创业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支撑,促进高校毕业生个体“数字人”“数字职人”职业发展,推动高校毕业生职业、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