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字指什么生肖?
辞,辞别、辞职之义。《礼记·曲礼》有“辞令”,孔颖达疏云;“人有所请,当辞以言,若谓我当为君作使,我当为君死难之类是也。”又注“辞,避也”。《汉书·艺文志》有“辞赋”,颜师古注曰;“然则辞者,犹字言之,约其文词而直书本意。”这大约是最早的关于“辞”字的解释。 从字形上看,金文的“辭”字,像一个人正面侧身而立(此形象通常被解作“离”),其右手持“辛”字(“劳”的字形)或“言”字。可见“辞”之本义与“手”、“言”有关。《说文》“辞,讼也。从舌、从辛。辛声。”“辛”即劳苦之事也。故“辞”之初文似指劳碌奔波,或争讼。 “讼”字甲骨文象二人相对坐,手中各有一物。二人形象皆由头部和躯干组成。其中一人双手交叉,似在听另一人的陈述;另一个则手托下巴,似在思考。二者姿态相对,似乎正在交谈。但谈着谈着,却起了争执。于是原本相向的双膝,一下子变成了臀部朝向对方,表示不愿再交谈下去,甚至有点恼怒的意思了。
金文“讼”字延续了甲骨的文字形态。战国文字开始出现了“攵”(“文”的变形),且一直沿用至今。小篆“訟”字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两个“口”合并,后世字体遂统一写成“讠”。 汉代许慎在《说文》中释“辭”字为“诉也。”并引证《周礼》“大司寇掌六讼”之语。“六讼”是指古代六种诉讼形式:自讼、相讼、上讼、下讼、士民之讼、庶人执辩。可见“辞”指代的是诉讼。 东汉学者应劭注《汉书·刑法志》曰:“春秋决狱,本于人情,原情定罪。”这里的“春秋”并非特指《春秋》一书,而是泛指儒家经典。因为儒家所传经典大都记载了孔子对于审判案件的评论,所以“春秋”在这里代指儒家的各种学说。清儒王鸣盛对此解释得很清楚:“应氏盖以‘春秋’称经籍之通名矣。” “辞”的本义当指代诉讼或是用典。由于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故“辞”又引申出“文章”之义;而古代文章多用散文表达,不像现在这样分门别类,故“文章”又可统称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