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是指何生肖?
在《诗经》中,“桃之夭夭”是形容女子艳若桃李、面若桃花的。可见桃之于古人,不仅是食用水果,还是观赏花草和浪漫意象。 《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紫菱结绿荷。”郑玄注曰:“鞠,本作菊。”唐孟浩然诗云:“雨歇杨园柳,风轻桂渚流。素娥惟与月,颜色共幽幽。”此处将月亮下的莲花与嫦娥相媲美。其实唐代诗人笔下的月亮莲花并非特指荷花,而是指“芙蓉”(荷花的别名)。如唐代李贺《南园》其三:“月湖十里镜光开,白藕新残锦翼来。”南宋词人姜夔《踏莎行》: “元夕月色,如洗。独凭朱阑,疑非天上。遥山恰带微醺意。”上片第一句描写元宵节月光如水,第二句中的“朱阑”应指莲花叶上的红色痕迹。下片中“遥山”指的是远处山顶上的树木,因为夜晚登山,所以树木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像酒醉后脸部发红的样子。 总之,以上文献说明桃子、荷花以及含苞待放的菊花都是古代的“桃花”。
古代诗歌文中还出现过“梅香桃花”“兰香桃花”等名称。北宋王琪《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趣弄春光。”他这里的“梅花”其实是白海棠;南宋吴文英《莺啼序·赋梨花》:“小桃嫩柳未醒。引东皇第一枝,百花标品。”明杨基《落花八韵》:“梅香真绝代,桃李自青春。”清袁枚《随园诗话》: “‘斜风细雨和清明’,用‘雨丝’‘风缕’代替‘丝雨’。又‘斜阳半抹画桥横’,以‘画桥’代‘虹桥’。……至‘柳绵飞入水沉沉’,则用‘水’字代‘河’矣。”古人在写诗作文时非常讲究用词简洁明了又尽量追求诗句和谐动听。上面几位作者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使用了“换字法”——用一个同音或近音字代替一个字。他们使用的这些替代的字都属于文言词汇体系,因此读起来不会有明显的读音变化,感觉就像同一个字一样。这就是“梅香桃花”或者“兰香桃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