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在十二生肖代表什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是按照地支纪年法给十二个月份起的名字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这是按古代天干地支组合来的称呼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给十二生肖排的座次(阳木阴水阳火阴土) 子(鼠)午(马)卯(兔)酉(鸡)四种动物被分别与四象中的玄武、白虎、朱雀、青龙相配 在我国古代天文星象中,以青龙为东方七宿的总称,白虎为西方七宿的总称,朱雀为南方七宿总称,而玄武则是北方七宿的总称。所以,从阴阳五行来看,老鼠属阳,居首位;老虎属阳,位次第二;兔子属阴,排在第三;猴子属阳,位列第四;鸡属阴,位居第五。 而蛇和羊则属于“阴阳参半”,因为古人认为,白天属阳,夜晚属阴,而蛇白天出来活动,晚上回洞,恰好一天内阴阳两重天,所以蛇分列于阳气旺盛的巳和未两个月份之间;而羊在早晨和黄昏时出来觅食,早晚都是阴气重的时候,故而羊分布于坤月和申月这两个阴阳参半的月份。
当然,这个排序方法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道理相当简单:先确定阳数(12345678)的位置,再找每个月份中阴气的多寡,最后判断所属动物属性即可。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民俗符号,几千年来,已经渗透到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地理、宗教、美学、农业、体育、建筑、纪年等多方面,影响深广,传播十分广泛。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搭配,如鼠配子时,牛配丑、虎配寅……生肖属相的搭配是固定的。十二生肖除了代表年份之外,还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如:子时为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为凌晨一点至三点…依次类推。按十二生肖的名称为历代百姓熟悉的习惯用语;如;鼠目寸光、羊肠小道、牛头马面、兔死狐悲、龙心大悦、鸡犬不宁、力大如牛,狗仗人势、龙飞凤舞、马到成功、狼心狗肺等等,从这些成语中,可见十二生肖在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上的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和广泛深邃。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播,十二生肖文化也开始影响一些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邻国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