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目代表什么生肖?
在传统文化中,“目”代表着老虎和猪;在西方文化中,“目”就是狮子了。 为什么是虎与狮呢? 《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孟春,麋角解。仲春,兽始乳。季春,鹰化为鸠。孟夏,雉鸣。仲夏,鹿角解。季夏,蟋蟀居壁。孟秋,蜩始鸣。仲秋,寒蝉鸣。季秋,雀入大水为蛤。……季冬,水结冻。孟春,蛰虫始振。仲春,蛰虫昭显。季春,鸟雄羽乍扬。……” 这段摘录说明,古人是根据动物的生长周期变化来划分季节的,而不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且,每个季节都有所谓的“始”,即第一候,代表该季节的开始,所谓“立春,东风解冻。”等。
其中,春天有三候:“一侯东风解冻,二侯蜇虫始振,三侯鱼陟负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此时,冰封的河流开始融化,鱼游到了水岸之上。而“目”恰好就是在春季出现的动物——虎与狮! 为什么要提到这两个动物呢?
首先,寅虎与午马属于阳中之阳,阳气最盛,且五行中都属木,而东方属木,因此寅虎又被称为“东方之木”。可见,寅虎正符合“目”的象征。 而狮子则是“百兽之王”,力大无穷,性格凶猛,如同火焰一般炽热耀眼。而且狮子头上有长长的鬃毛,就像竖起的两道眉毛,因而有“眉目传情”之说,也正符合“目”的特征。 所以,“目”就是虎与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