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第二排是什么生肖?

吴东起吴东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说法不严谨,应该这么说——农历新年是按节气而不是按公历新年(元旦)制定的,而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日子是在公历中固定不变的。所谓的“春节”“立春”都是指的同一个时间点——“立春日”。 那么问题在于,农历和公历之间如何换算?一个重要的公式是——公历日期=农历日期+19闰月=公历日期+235平月。其中19闰月和235平月的计算较为复杂(详见链接一、链接二)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就能把两个历法中的日期一一对应起来。假设今天(公历2017年1月8日)是立春节气(农历2016年腊月十九),那么一年之后的同一天就是公历2018年的1月8日(农历2017年腊月十九)。

然而,这里的问题在于,农历的年份是按自然年份编制的,如果农历没有闰月或者只闰了一个月的话,公历的年份就要提前一年。例如在农历甲午马年和乙未羊年中,分别只有甲午马年闰五月和一个闰月,则对应的公历年份就要变成2004年和2005年了;而在农历丙申猴年和丁酉鸡年中,各自有闰九月和闰六月,则对应的公历年份要变成2006年和2007年了……以此类推。

如果按公历日期来计算十二生肖,那岂不是从甲午马年的末尾到乙未羊年的开头,所有人的属相都要变一次?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又发明了另外一种算法——“虚岁”。所谓“虚岁”,就是出生当年算作一岁,此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无论农历年份有没有闰月,公历年份怎么变化,每个人的生日总是在同一个农历月份当中,而该月份的初一总是属于“春节”(也就是立春),这样一来,每个人的“虚岁”也就始终不会改变了。

储荷好储荷好优质答主

生肖又称属相,中国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奇偶十二辰术。在原始社会的洞穴绘画中,有大量的动物形象描绘,反映出远古人类对动物的图腾崇拜。这种崇拜或许就是十二生肖的发端。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史料中以《诗经》为最早。如《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马儿选好备牢;《诗经·小雅·无羊》里也有:“三十维物,尔牲尔鹿”,意思是指三十只祭牲丰足齐全,公羊母鹿一应备全。

中国最早的12生肖记录,出自东汉王充《论衡》第23篇《物势篇》。其中记载:“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辰,龙也;南,蛇也;西,猴也;未,羊也;申,狗也;鼠与牛亥合;虎与兔卯合”。可见,东汉时,人与十二个动物产生关联。

南北朝时,南朝文帝所撰的《十二窝昵名》,首次出现生肖连用的说法。其文为:“其夜子,其鼠也,其屋阿也;其丑,其牛也,其引重也;寅其虎也,其大虫也;卯其兔也,其小虫也;辰其龙也,其鱼也;巳其蛇也,其蟒也;午其马也,其兔也;未其羊也,其柔也;申其猴也,其群居也;酉其鸡也,其畜群也;戌其狗也,其守御也;亥其猪也,其豕也。”

南朝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老虎啸岩前,酉鸟爰爰内。屈龙如戏水,蛇动自磨差。马羸偏受困,犬咽免群追。六甲宵凝虎,三元辰配猪。”

以上文献中,生肖的排序不一,可见当时还未定型。在南北朝末年陈国的诗人沈炯,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中的属相排序是鼠、牛、虎、兔和龙等,顺序至今依旧有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