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是什么生肖物生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图为大会会场。 1923年6月至1924年间,苏联顾问鲍罗廷(右一)、加伦(左二)等人,与广州国民党政要叶剑英(右三)、汪精卫(右四)、冯玉祥等在一起。 北伐前夕,中共三大决定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根据这个决定,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加入了国民党,并和右派分子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活动下,国民党左派力量得到壮大。但到1925年上半年,由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的阻挠,国共双方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自己的势力。 为了克服这些弱点,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统一战线策略。 它规定,在革命阵营内部,共产党员同国民党右派必须划清界限;同时,对中间派应当争取,实行“各派联合”。 为此,中共提出了著名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及各项具体政策。
这些举措为以后国共两党的友好往来和经济合作创造了重要条件。 从1926年7月到1927年春天,国内出现了人民解放的力量空前团结的局面。 国民党内的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人开始掌握一部分军权。而共产党的迅速发展也让国民党感到紧张和不安。
随着两党关系的逐渐紧张,1928年到1929年间,中共中央曾几次提议和南京政府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协商关系。但这些建议均被国民党拒绝。 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和谈才有了实际性的进展。
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共合作,合作中除了军事上的密切配合外,经济领域的合作也是重中之重。 抗战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独立自主的国防理论、统一战线的经验和原则,确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略总方针、总体布局和建设战略大后方等。
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在自身力量还不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善于同其他政治力量合作的优点,努力拓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先后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工、农、青、政、妇等人民团体组成的中国人民救国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为了推动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还主动提出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经济自给自足。 同时,为了消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弊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共坚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推进政权建设,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些举措都为日后建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