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什么生肖字?

衣思贤衣思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该是“午”,上面两个是“马头”,下面是“箭在弦上”,整一个字像一柄撑开的雨伞,把“午”的中间部分挡得严严实实。 《说文》中解释“午”字的字形说:“象形。凡午之属皆从午。”用现代的字形说,就是“午”字像一柄张着的阳伞。小篆(图中A)把“午”字的上半部分写得像一个“山”字,下半部分写成两个“口”字,合起来就像一把张着的大阳伞——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午”非常接近了。 “午”字的本义也就是指中午、正午。不过这个字在古代还有一个常见的含义是指祭祀或祭祀的时间。古人把祭祀分为大郊祀(祭天地)和小郊祀(祭社稷),小郊祀又称为“”,因为是在下午举行祭祀,所以称“午”。如《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田祖;……(仲秋之月)天子祭灶……天子所祭,惟五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财神)。

古代的祭祀时间和今天不同,是按阴历计算的,所谓“先王制礼,法天则地,敬慎日新”,一天分作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其中每一个小时又划分成四个阶段,每阶段的起始时间,古代称为“初”“正”“下”或“上”。每天的第一阶段叫做“朔”,正是太阳刚刚通过正南的时刻,这时月亮在东南方;第二阶段叫“望”,正好是正午时刻,月亮在正南方向;第三阶段是“暮”,时间是日落至天黑之间,月亮在中天;第四阶段为“晦”,时间为半夜至日出前,月亮在东边很低。

“子”代表第一段,“丑”代表第二段,“寅”代表第三段,“卯”代表第四段。而“巳”则代表上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早上”和“上午”。至于“午时”,恰好是正午时刻,属于第四个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因此又被称为“午正”。同样道理,“未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点钟到三点钟,“申时”相当于三点半到晚上五点,“酉时”相当于七点到九点,“戌时”相当于九点后直到十一点,“亥时”则是晚上的十一时至凌晨的一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