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游是什么生肖?
“斿”字右边的“羽”,上面像羽毛的形状,也就是古代旗帜上用来做装饰的羽毛。这个字表示的是有羽毛的旌旗或象征军队的道具。 《说文》解释:“旄,以牦牛尾为旌旗。”“旅,旅师所执帜。”可见在古代战争中,要是有战旗的话,那上面的装饰一定是用动物的毛做的,而且最好是长长的绒毛。 那为什么要弄这么华丽的东西在旗子上呢? 因为古代生产力不高,制作军旗的材料很宝贵。如果用比较廉价的布料做军旗,那么制作数量就会有限制,不能无限制地扩大编制和部队。为了提升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就只好在旗子这方面省钱了——把珍贵的材料用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上。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能用羽毛做饰物的民族肯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不然就只能用刀斧刻画的简单的图形作为标志了。
至于这种风俗传到今天有没有保存下来,我觉得可能是有的,但我不知道具体的表现形式。 说到这我就想起一件事:我小时候看水浒传看到梁山排座次那一段的时候,发现宋江的位子比柴进高(柴进是后周太祖皇帝的后裔),觉得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宋江的“宋”其实是在表示汉朝的“汉”,而汉朝的皇帝都是“汉高祖”、“汉文帝”之类的称呼,也就是说宋江的意思就是汉朝的高祖。这是不是对汉人统治者一种刻意的讨好呢? ——我想大概是这样吧!毕竟宋朝也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嘛…… 好了,现在来解这道题: “斿”字的右边部分表示的是古代的旌旗,既然能看出来是旌旗,说明本题的要求已经完成了。 但是这些旌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道了。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汉代的旌旗: 这就已经是比较华丽的图案了,但是跟“斿”字的右侧部分的造型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是不是有点像游戏里的装备强化后的效果? 到了唐代,战旗上的装饰更加繁琐了: 是不是有种看一眼就让人头晕的感觉? 我以前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见到这些图片也觉得头大,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唐朝的要搞得这么花哨。后来我偶然间想到一个解释:如果敌人远远看见这样的旗子,肯定会以为这是一支穿着华丽制服的精锐部队,而不敢贸然进攻。这样想的话,唐军的“精锐”名号确实可以担得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