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明天属什么生肖?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以月亮圆缺变化为准的“阴历”和以太阳运行变化的“阳历”结合而成的。 这种阴阳合历在安排每月的初一、十五及特殊的二十四节气是很有规律的。但农历每年正月初一,公历却是要差十几天甚至几十天,这是因为阳历是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而地球公转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运动,不是简单的“直线+匀速”所能涵盖的。
人们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调整农历与阳历的时间差距。设置闰月的原则是农历年内出现两次“冬至”(严格说是“冬至”——“夏至”周期)的地方;或者农历年内出现两次“春分”(严格说是“秋分”)的地方。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这天,白天天长渐短;“夏至”则相反,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我国古代将冬天划分三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把春天划分成五个节气: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从立春到夏至为一季,从立秋至霜降为一季,从立冬到大寒为一季,一年共有四季八节。每季三个月,每月各有六个节气。
因此当公历遇到以下情况时,农历就会设置闰月:
① 当农历年初一出现在“大寒”或“立春”之后,而夏至之前时,今年就是一个“无春年”,下一个春节就要等到“立冬”“大雪”之时了。这种情况在公历上是每年的2月9日至3月10日之间。
② 或者当农历年初一出现在“白露”前后时,来年就是一个“双春季”,下一年的春节要在“小寒”“大寒”之中了。这种情况在公历上的表现就是每年的3月9日至4月8日之间。
③ 或者当地球运行至“冬至”或“大寒”时,下一年就会出现两个“春分”或“秋分”。这种情况在公历上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闰四月”或是“闰二月”,一般在20年左右一次。
④ 或者是当地球运行至“夏至”时,下半年就会出现一个“冬至”。这种情况在公历上的表现就是“闰六月”或“闰五月”,一般发生在一年的时间里。
⑤ 或者当地球运行至“小寒”时,下半年的“大暑”就在眼前。这种情况在公历上就是“闰十一月”或“闰十月”,也是二十年左右出现一次。
⑥ 最后一种特殊情况是农历年出现连续四个“大寒”,或连续四个“春分”的情况。这在公历上是连续出现的2月19日—2月23日,或在每年的3月20日—3月24日期间。出现连续“大寒”或“春分”的天数最多的是1965年和1994年,均为4个“大寒”或“春分”。连续出现“大寒”或“春分”最少的一年是1975年和1980年,均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