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育原理答案?

山青山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0分) 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对人们的精神和行为带有制约或规范作用的社会规则。

2.道德教育:是教人道德知识、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内容的逻辑起点。

3.伦理型文化:又称伦理中心主义,是指以伦理价值为中心、道德原则为标准、评判事物有无价值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和它的价值观在现代性视野中处于衰落之中。

4.集体主义:是一种集体至上、集体第一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在一定条件下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奉献个人智慧、力量乃至生命的道德精神。它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内在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5.社会公德:简称“公共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它由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公平竞争等等。

6.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职业为依据划分的人们之间所应具有的共同责任。它具体规定每个职业岗位的道德规范,明确不同职业的角色行为要求。

7.网络道德:是基于互联网的特性而形成的网上生活的道德意义和范畴,包括网络交往态度、网络交际行为和网络意识等方面。建设良好网络的道德关键是树立主体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以及营造健康心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同时,由于道德的社会存在性,又使道德具有意识形态以外的物质属性。道德既是意识现象又是社会现象。作为意识现象,道德反映社会现实;作为社会现象,道德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我们既要注意道德的思想属性,开展公民思想教育,又要注重强化道德的实践特性,通过实践活动培育人们的道德品格。

2.简述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体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基本素质。在实施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结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验,选择生动具体的素材,采取形象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道德教育内容“活”起来,以利于学生自觉地接纳并内化这些道德知识。

3.如何理解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首先,学校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其次,家庭要发挥好基础作用。社会要发挥好重要作用。最后,三者要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育人的工作大平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