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6岁上小学合适吗?
在很多家长还记忆犹新的时候,那个时候上小学是需要报名考试的,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进入小学开启自己的求学之路。但是现在不同了,国家出政策了,从2014年开始,小学生的求学之路相对困难了很多。下面我们看一下新政策的具体内容:
根据此前相关规定,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广西、海南、重庆,13省市区已经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不过,这些地区只要求小学“免试入学”,而对于要上小学的适龄儿童年龄则没有限制。而《通知》中提出,要在上述13省市区“建立入学公示制度,公布在户籍所在地学校服务片区”,即,公办学校“划片入学”。
《通知》还要求这13个省市区要“建立适龄儿童入学诚信制度”,监护人需出具相关证件,对因弄虚作假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各地还要“建立新生学籍档案”,实现学籍管理全国联网和实时动态更新。
“建立儿童少年学籍制是改革的需要。”教育部督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说,“取消小学生入学考试,是缓解家长和学校压力的体现,但同时也拉响了预警,让家长、学校从以前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分数中解脱出来,让孩子有更加宽松、愉快、健康、和谐的环境来成长。”
但是,降低入学年龄是否就真能缓解这一矛盾呢?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孙宏艳告诉《法制晚报》记者,降低入学年龄并没有改变“教育刚需”的现象。
“孩子的入学年龄虽然已经有所下调,但是我问了身边的很多家长,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到龄的时候,也会让孩子去上小学。”她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早期接受教育,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已经成为多数家长的共识。即使是低于入学年龄的孩子,也并不是就没有压力,他们也可能承受来自于学习方面的压力,只是承担的压力时期比较早罢了。”
邵志豪也认为,降低入学年龄并不能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儿童入学问题的本质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他说,“家长希望子女尽早学习知识,这只是对子女个人的教育规划,这是家长的自由。国家必须尊重家长的这一需求,但国家也有责任和义务保障所有学龄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让一些学龄儿童提早脱离教育,势必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下降,这无异于‘断代’。”
在他看来,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层面应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和建立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机制,让那些有能力接受教育的儿童尽早的接受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家庭教育的研究,“从0岁开始研究,家庭必须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才能够保证孩子未来在学识、品德、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那么,也就是说,现在小学生的入学难题只是暂时缓解了,以后还会重现的,而且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大家都穷,但是孩子入学没有现在那么焦虑,很多孩子都是六七岁才上小学。
所以,现在的家长根本没必要着急,让孩子过早的踏入小学,甚至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早一点上小学,还拼命的为孩子进个好小学想办法、弄捷径,有些家长甚至让孩子甚至骗过学校,用各种“假资料”证明孩子已经年满7周岁。但是,作为家长,你们知道吗,这样做对孩子会是什么后果吗?
其实,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往往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存有很多不足。尤其当孩子步入初中或者高中后,就会显露出很多问题,这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过早的让孩子进入学龄期,这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是否让孩子上小学,其实大家不用太焦虑,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情就好,焦虑和压力也是要靠一双肩膀的,有压力一定要学会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