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的小学怎么样?
在衡阳南岳,有个有名的村庄—霞流村。霞流村里有座远近闻名的孔圣庙,孔圣庙里供奉着三圣母(传说中共工的女儿,因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桃,被人诬陷下界嫁给乡野农夫,又名“桃花神”)。小时候只觉得孔圣庙的庙会非常热闹,但是从没在意过这座村,直到长大以后,才渐渐明白了它的意义。
在古老的年代,交通闭塞,远离市廛,这里的人们过着十分幽静的生活。这里土质良好,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极其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桃树,硕果累累,花开如霞,因此而得名。
到了近代,这里依然是世外桃源,人们仍然沿袭着淳朴的乡规民俗。但是战争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日寇侵占衡山县城后,沿京广铁路向南袭击,霞流村就处于日寇南侵的必经之地。为了抵御日寇,当地爱国人士和国民党县政府曾在这里建立哨卡,布置防营,驻有重兵,从此战火终于远离了这个村庄。
然而,世事变幻,历史更迭,社会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建电站,霞流村整体搬迁到了衡南县江口镇。当时这里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不好,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但政府仍然安排不少人进厂入社,使人们生活日益改善。自此,这个村就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记忆。
但是,总有一些记忆很难磨灭,甚至会有所升华。在搬迁后不久的1972年,村里农民为响应国家植树造绿的号召,在江口水库的坝坡上造林,由于土质稀松,不易固定,他们就想到了用桃树挡土。桃树成活后,结果采摘卖出了好价钱,于是其他树的种子也纷纷落入地里生根发芽。第二年桃树的主人看到茶树长势喜人,并且产量高,于是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并修建了茶厂。直到此时,霞流村人们才真正感受到,原先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其实也可以主动地追求生活,而且这种追逐还需要一个过程,就像茶树的生长一样。等到茶树的茶叶采摘出来,茶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每一种植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甚至是会成长的。
只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霞流茶因为产地在雪峰山脉南麓,向阳坡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采制合理,质量佳美,更受消费者青睐,1984年被湖南省政府认定为全省名茶后,更是赢得了“贵客漫寻桃树下,知音方识鹧鸪衣”的佳誉。
只是如今,还能记得这座村庄的人不多了,至少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岳人看来,知道这座村庄的人并不算太多。因为在这交通发达的年代,人们越来越不懂得“疏处可走马,密处不相容”的空旷静谧所带来的内心的一种渴求,所以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但是珍惜有时已经为时已晚。这也是我写下这个平凡的小村庄的意义之所在:愿所有远离家乡故土的人,都能记得回家的路。